(一)依四分律忏六聚法篇,羯磨分爲二種,即:(一)治罪羯磨,謂比丘犯罪,則大衆作法,以定其罪。(二)成善羯磨,謂比丘有犯戒之罪,准以對衆僧發露忏悔,則滅其罪而成就善根。
(二)依毗尼母論卷二,羯磨分爲二種,即:(一)永擯羯磨,佛陀在世時,若有比丘犯罪,而不見自過,且性剛強,永無悔改,則作法白衆,隨即擯出,盡此一身不複再同僧事。(二)調伏羯磨,謂比丘犯法而未曾忏悔,則凡飲食、坐起、言語、一切僧事皆不得與衆共之,以調停攝伏犯者,使其知過悔改求僧忏,不複犯罪。
(名數)一,治罪羯磨。比丘犯罪,則大衆作法,治定其罪也。二,成善羯磨。比丘有犯戒之罪,許對衆發露,得滅其罪,而成就善根也。見四分律忏六聚法篇。[囗@又]一,永擯羯磨。佛在世時,若比丘犯罪,不見自過,其性剛強,永無改悔,即作法白衆,隨即擯黜,盡此一身,不複再同僧事也。二,調伏羯磨。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則凡飲食坐起言語一切僧事,皆不得與衆共之,以使調停攝伏,自能知過改悔,求僧忏,不複犯罪也。見毗尼母論二。
(名數)有二種之羯磨。見羯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