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七衆溺水?七衆溺水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七衆溺水”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七衆溺水”的解釋

  北本涅槃經對衆生之分類譬喻,謂衆生有七種。該經卷叁十二載,第一人入水,以不習浮,故入水即溺;譬如一闡提,入生死河即沒。第二人雖沒還出,出已還沒;譬如人天乘將進而退者。第叁人沒已即出,出更不沒;譬如內凡之人,具軟、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永不墮叁惡道。第四人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譬如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去;譬如緣覺。第六人入已即去,淺處則住;譬如菩薩。第七人既到彼岸,登上大山,無複恐怖,離諸冤賊,受大悅樂;譬如佛。

同經卷叁十六亦載:(一)常沒,入水則沒,譬如一闡提,常墮于惡道。(二)暫出還沒,如人天。(叁)出已則住,如內凡。(四)出已遍觀四方,四方即四谛,如聲聞。(五)遍觀已行,越聲聞而行于緣覺,如緣覺。(六)行已複住,如菩薩。(七)水陸俱行,如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七衆溺水”的解釋

  (名數)第一人入水則溺。不習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闡提。第二人雖沒還出,出已還沒。譬人天乘之將進而退者。第叁人沒已即出,出更不沒。譬內凡之人,內凡者煗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也,永不墮于叁惡。第四人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譬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去。譬緣覺人。第六人入已即去,淺處則住。譬菩薩。第七人既到彼岸,登上大山,無複恐怖,離諸冤賊,受大悅樂。譬佛。見涅槃經叁十二。[囗@又]一、常沒,入水則沒,譬一闡提,常墮于惡道。二、暫出還沒(人天)。叁、出已則住(內凡)。四、出已遍觀四方(聲聞),四方者四谛也。五、遍觀已行(緣覺),越聲聞,而行于緣覺也。六、行已複往(菩薩)。七、水陸俱行(佛)。見涅槃經叁十六。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七衆溺水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