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Cint&amacron;ma&ndotblw;i,從寶珠出種種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龍王或摩竭魚之腦中。或爲佛舍利所變成。智度論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爲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爲頗梨珠。”同叁十五曰:“如菩薩先爲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欲求如意珠,至龍王宮。(中略)龍即與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同五十九曰:“有人言:此寶珠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燒,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釋所執金剛,用與阿修羅戰時碎落閻浮提。有人言:諸過去久遠佛舍利,法既滅盡,舍利變成此珠,以益衆生。有人言:衆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緣故,地獄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雜寶藏經六曰:“佛言:此珠摩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裏,此珠名曰金剛堅也。”觀佛叁昧經一曰:“金翅鳥肉心爲如意珠。”往生論注下曰:“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衆生,衆生福盡,此舍利變爲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爲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閻浮提作大饒益。”
一種有求必如意的寶珠,出自龍王或摩竭魚的腦中,或是佛的舍利所變成。 - 陳義孝編
一種有求必如意的寶珠,出自龍王或摩竭魚的腦中,或是佛的舍利所變成。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