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梵語vya^dhi。(一) 就病之性質,類分爲風、寒、氣,或熱、風、冷叁種,乃世間之叁大病。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叁十九載,可以酥對治熱病,以油對治風病,以蜜對治冷病。[增一阿含經卷十二]
(二)就病之治不治,類分爲易治、難治、不可治,或重病、極重病、不可治病叁種。此外,或以難治之叁病比喻難化之叁機。(一)誹謗大乘者,即不能信受如來之法,于大乘經典妄生謗毀,如世重病,實爲難治。(二)五逆罪者,即殺父、弑母、害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逆,如世極重之病,尤爲難治。(叁)一闡提,即撥無因果、顛倒邪見、不信現在未來業報、不親善友知識、不聽諸佛所說教誡,如世重病,終難治愈。[五分律卷五、顯揚大戒論卷一]
(叁)就病之種類,分爲業、鬼、四大叁種。業病可以善根對治,鬼病以咒藥對治,四大病以醫藥對治。藥師如來即以理智教叁業而滅此叁病。[大藏法數卷十一、乳味鈔卷八]
(四)北本涅槃經卷叁十九所載之叁病:(一)貪病,修不淨觀可對治。(二)嗔病,修慈悲觀可對治。(叁)癡病,修因緣觀可對治。
(名數)一、貪病,修不淨觀可治。二、嗔病,修慈悲觀可治。叁、癡病,修因緣觀可治。見涅槃經叁十九。[囗@又]一、謗大乘,二、五逆罪,叁、一闡提,是爲無佛性。此爲難治之叁病。見涅槃經十一。
1.貪病、嗔病、癡病。貪病是貪心的毛病,修不淨觀可冶;嗔病是嗔恚的毛病,修慈悲觀可治;癡病是愚癡的毛病,修因緣觀可治。2.謗大乘、五逆罪、一闡提。這是屬于難治的叁病。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