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阿賴耶識所緣之叁境也。見叁類境條。
[出宗鏡錄] 一性境性即實之義也。謂眼識乃至身識及第八識等。所緣色等實境相分。不起名言。無籌度心。是名性境。叁獨影境影即影像。是相分異名。謂如第六識。緣空華兔角。及過去未來等所變相分。無種爲伴。但獨自有。是名獨影境。叁帶質境帶即兼帶。質即禮質。謂以心緣心也。如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境時。其相分無別種生。一半與本質同種生。一半與能緣見分同種生。是名帶質境。 - 明·一如等 撰
又名叁類境,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性境就是一切實境,各有其性質,如石之堅,水之濕,不可能加以改變者;獨影境如第六識想龜毛兔角,其相虛妄,既無能生的種子,亦無所托的本質,惟獨起影像;帶質境者,謂以心緣心,即以見分緣見分兩頭帶出有質的相分境,名真帶質,若 - 陳義孝編
由彼六識,對于根塵,所現之境有叁:謂順、違、俱非、之叁者是。境者,心所遊履攀緣之處也。
一、順境 謂于情順適之境。
二、違境 謂于情違逆之境。
叁、俱非境 謂于情不順不違之境。 - 明·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