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叁布施。又稱叁施。檀,檀那之略稱,爲布施之意。據大智度論卷十四載,即:(一)財施,又作資生施。謂持戒自檢,不侵犯衆生財物,且以己財施與他人。 (二)法施,謂爲人說法,使其開悟得道;又堅持淨戒,爲衆生供養福田,令得無量之福。(叁)無畏施,一切衆生皆畏死,故應持戒不加侵害,使其無所怖畏。
又大明叁藏法數卷十一以布施功德之優劣而立如下叁施:(一)下品施,見人饑餓,以飲食濟之,是爲飲食施。(二)中品施,見人貧窮,以財物珍寶濟之,是爲珍寶施。(叁)上品施,割身肉以濟衆生,舍生命以救他人,是爲身命施。[大乘莊嚴經論卷八、金剛般若論卷叁(無著)、維摩經文疏卷八、諸經要集卷十、華嚴隨疏演義鈔卷二十二](參閱“布施”1901)
(名數)檀者梵語檀那D&amacron;na之略,譯曰布施。叁檀者財施,法施,無畏施之叁施也。智度論十四曰:“檀有叁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叁者無畏施。”以此叁檀攝六度。金剛般若論上曰:“檀那有叁種:一、資生施者,謂檀那波羅蜜。二、無畏施者,謂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叁、法施者謂毗梨耶波羅蜜,禅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觀經玄義分曰:“叁檀等備,四攝齊收。”稽古略叁曰:“仰山粥疏曰:義冠叁檀,功標十利。”參照叁施條。
檀是梵語檀那的簡稱,華話爲布施,叁檀即是財施、法施、無畏施。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