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修行之過程,有叁種因果,即:(一)異熟因異熟果,即今世所種之善惡因,于來生得果。(二)福因福果,以布施、持戒、忍辱爲因,于現前及來世得自在之果。(叁)智因智果,以精修一切智慧爲因,證得叁乘及佛果。
異熟之因果,如菩薩由不傷害一切衆生,得壽量具足;由供養尊長,得大勢具足;由惠施濟度,得自在具足。福、智之因果,以施、戒、忍叁波羅蜜爲福,慧波羅蜜爲智,精進、靜慮二波羅蜜通于前二者。修福者爲福因,不流轉生死,不受損惱,且能攝益衆生,招致福果。修智者爲智因,決定福之是非正邪,起無量善巧之事業爲智果,由此福、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故爲果業之究竟。
(名種)叁種之因與叁種之果也。一、異熟因異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惡之因,于來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爲因,于現在及未來世得自在之果也。叁、智因智果,言以修習一切之智慧爲因,故得證叁乘及佛果也。出于瑜伽師地論。
[出瑜伽師地論] 一異熟因異熟果異世成熟。名爲異熟。謂今世所作善惡之因。即感未來世善惡之果。是名異熟因異熟果。二福因福果謂布施持戒忍辱爲因。即感現在及未來世所作種種事業。皆得自在之果。是名因福果。叁智因智果謂修習一切智慧爲因。能證叁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叁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 明·一如等 撰
叁種的業因與叁種的果報,即異熟因異熟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異熟因異熟果是說今世所作的善惡業因要到來世才生苦樂的果報;福因福果是說若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的業因,則于現在世或是未來世必得自在的果報;智因智果是說若有修習一切智慧的業因,則一定可以獲得證悟叁乘或 - 陳義孝編
如因攝果攝自利利他中說。 - 朱芾煌
叁種的業因與叁種的果報。即:異熟因異熟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
異熟因異熟果是說今世所作的善惡業因,要到來世才生苦樂的果報;
福因福果是說若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的業因,則於現在世或是未來世必得自在的果報。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