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十二處之一。聲有種種。見聲條。
十二處之一。 - 陳義孝編
俱舍論一卷七頁雲:已說色處;當說聲處。聲唯八種。謂有執受,或無執受,大種爲因,及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別爲四。此複可意及不可意差別,成八。執受大種爲音聲者:謂言手等所發音聲。風林河等所發音聲,名無執受大種爲因。有情名聲,謂語表業。余聲則是非有情名。有說:有聲通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爲因。如手鼓等合所生聲。如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造;聲亦應爾。
二解 法蘊足論九卷七頁雲:雲何聲處?謂聲,爲耳已正當聞,及彼同分;是名聲處。又聲爲耳增上,發耳識;已正當了別,及彼同分;是名聲處。又聲于耳已正當礙,及彼同分;是名聲處。又聲爲耳已正當行,及彼同分;是名聲處。卽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聲,名爲聲處;亦名所知;乃至所等證。此複雲何?謂四大種所造象聲、馬聲、車聲、步聲、螺聲、鈴聲、大小鼓聲、歌聲、詠聲、贊聲、梵聲、及四大種互相觸聲,爲晝夜分語言音聲,及余所有耳根所聞,耳識所了,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聲,名聲界,名聲處,名彼岸。如是聲處,是外處攝。
叁解 品類足論二卷十四頁雲:聲處雲何?謂聲,是耳已正當所聞,及彼同分。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