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生空、法空。又作我法二空、人法二空、人法二無我。略稱二空、二無我。即體達常一主宰之我與諸法之自性皆空。系大乘之觀法,謂“人”爲空,“法”亦爲空,以斷除我執、法執,而證我空真如、法空真如。小乘則偏修生空觀,故不易斷除法執。[中論卷四觀邪見品、華嚴經孔目章卷叁人法二空章、百法問答鈔卷七](參閱“人法二空”256)
一衆生空 二法空
次四谛十六行而辯生法二空者。正明聲聞之人。雖雲通于叁藏教門入道。而叁藏教門。既有二空不同。故知修四谛十六行者。亦應有別。是以。毗昙見有得道。成實證空成聖。此皆約二空教門。有斯之異也。今爲分別。修四谛十六行者不同故。次而辯生法二空也。通言空者。空以無有爲義。無此生法二有。故名爲空
一衆生空 若觀生死苦果。但見名色。陰入界實法。從因緣生。新新生滅。是實法中空。無我人衆生壽者等。十六知見。如龜毛兔角畢竟不可得。是爲衆生空也
二法空 若觀生死苦果。非但我人衆生等。十六知見空。如龜毛兔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陰入界異法。一一分別。推析破壞乃至微塵刹那。分分細檢。皆悉空無所有。即名法空。是爲聲聞人經明法空相。若摩诃衍中辯法空者。諸法如夢幻。本來自空。不以推析破壞故空也 - 隋·智顗 撰
指生空、法空二種空,又作我法二空、人法二空。以身爲五蘊和合,實無常一主宰之我體,稱爲人空,觀此真理,則稱人空觀。無我法之執,以色等諸法亦歸于空而無實性,稱爲法空。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