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神我?神我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法相辭典、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神我”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神我”的解釋

  梵語purus!a。意即“人”,指個人之精神本體。又作神我谛、我知者。或單稱“神”、“我”。印度數論學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二十五。即執“我”爲“常住獨存,受用諸法之實我一。蓋數論于自性等立二十五谛,而以其中最初之自性谛(梵prakr!ti  )爲本性,中間二十叁谛爲變異,第二十五神我谛則非本性亦非變異,其體乃實有常住、清淨獨存,常爲其余之二十四谛所圍繞。爲根本質料因之根本原質(即自性)若與神我結合,則由根本原質展開現象世界。而于根本原質興神我結合時,神我會受物質之系縛;然在解脫之時,神我則脫離根本原質,單獨存在,而成爲本來純粹而清淨者。

  依數論派之學說,神我之存在,可由五種情形證明之:(一)爲他積聚(梵sam!gha^tapara^rthatva^t  )故,凡世間可見之一切聚集皆非爲自身而存在,例如床席,其性質之存在非爲自身,乃供他人受用而積聚爲物者。(二)異于叁德(梵trigun!a^diviparyaya^t  )故,叁德系指喜、憂、闇叁者。神我以外之二十四谛不離叁德,乃爲盲目者;神我則能知見其自性,異于叁德,而爲常住之我。(叁)依(梵adhis!t!ha^na^t  ,又稱支配)故,若依神我,則此身有作用;若不依之,則此身亦無作用。神我能支配物質性之身體,其余二十四谛則必須依于神我始成意義,故神我乃爲實存者。  (四)有食者(梵bhoktr!bhava^t  )故,其余二十四谛猶如食物,神我則如食者;有食物則必有食者以感受吟味其滋味。(五)爲獨存而努力(梵kaivalya^rtham  pravr!tteh!  )故,如無神我,則吾人種種努力(例如爲求解脫之努力)終歸無效,因果報應亦失其意義,故知神我必然實存于吾人之內。佛教反對上述之說,謂神我乃“離蘊”之我,而以“諸法無我”之主張評破妄執神我之諸論說。[金七十論卷上、百論卷上破神品、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神我”的解釋

  (術語)外道所執之實我也。我體常實而爲靈妙不思議,稱爲神我。數論外道二十五谛之第二十五,稱爲神我谛Puru&sdotblw;a,又曰&Amacron;tman。以思爲體。遠離二十叁谛而以神我獨尊爲涅槃。唯識述記一末曰:“金七十論。神我以思爲體。”其他一切之外道,有自我、他我、即蘊、離蘊等差別,而要之于諸種之法,皆妄執神我也。故佛說叁法印中諸法無我印印定內外之二教。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神我”的解釋

  此數論師義。唯識述記四卷二十二頁雲:神我以思爲體。故因明說:執我是思。 - 朱芾煌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對“什麼是神我”的解釋

神我即第八識。外道執神我能生諸法,常住不壞,計爲涅槃。是二十五谛之主。 - 于淩波居士著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神我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