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肉有十過,即:(一)一切衆生皆是六親眷屬,今所食之肉無非親者。(二) 衆生聞食肉者之氣,悉皆驚怖逃走,故菩薩欲度化衆生不應食肉。(叁)食肉者斷衆生信根,令生謗毀叁寶心。(四)修行之人若食肉,則不能出離,故不應食肉。(五)食肉之人乃因過去之惡羅刹習氣故。(六)食肉者不能成咒術,況學無上之聖道。(七)學道之人應視一切衆生與己無別,故不應食肉。(八)食肉者諸天賢聖皆遠離之。(九)不淨所出,一切畜牲以不淨業而成不淨身,食之亦不淨。(十)食肉者死後,還墮于惡道。[法苑珠林卷九十叁]
(二)飲酒有十過,即:(一)顔色惡,指顔貌無有善相。(二)下劣,指威儀不整,舉止輕薄,人所賤惡。(叁)眼視不明,指瞻視昏昧,色境莫辨。(四)現嗔恚之相,指行不善法,恣肆忿怒。(五)壞田業資生之法,指破費産業,資財散失。(六)致疾病,指身體失調而致疾病。(七)益增鬥訟,指與人爭競中,鬥訟益增。(八)惡名流布,指惡聲流布遠近。(九)智慧減少,指昏迷愚癡而減少智慧。(十)命終墮惡道,指惡業日增,死墮惡道。[四分律卷十六]
(名數)有食肉十過,飲灑十過。見食及飲酒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