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名)釋迦牟尼之訛略。
淨名疏雲:天竺語,釋迦爲能,文爲儒,義名能儒。大論雲:釋迦文佛,先世作瓦師,名大光明。爾時有佛,名釋迦文,弟子名舍利弗、目伽連、阿難。佛與弟子,俱到瓦師舍一宿。爾時瓦師,布施草座、燈明、石蜜漿,便發願言:我于當來作佛,如今佛名,弟子名字,亦如今佛。優婆塞戒經雲:我于釋迦最初發心,于迦葉佛滿叁僧祇。須知叁祇正滿,在于勝觀。今言迦葉,兼百劫故。大論雲: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當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雖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稱我當作佛;叁阿僧祇中,了知得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我于來世當得作佛。從過去釋迦文佛,到剌那屍棄佛,爲初阿僧祇,是中菩薩,永離女人身。從剌那屍棄佛,至燃燈佛,爲二阿僧祇,是時菩薩,七枝青蓮華,供養燃燈佛,敷鹿皮衣,布發掩泥,便授其記,汝當作佛,名釋迦牟尼。從燃燈佛,至毗婆屍,爲叁僧祇。過叁僧祇,種叁十二相業。 - 宋·普潤法雲
另作「釋迦文尼」,爲「釋迦牟尼」的另譯。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