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冥府裁斷亡者罪業之十判官。又作十殿閻王。依預修十王生七經載,人死後趣冥途時,初七日過秦廣王,二七日過初江王,叁七日過宋帝王,四七日過五官王,五七日過閻羅王,六七日過變成王,七七日過太山王,百日過平等王,一周年過都市王,叁周年過五道轉輪王,如斯次第受十王裁斷。十王之信仰起于唐末五代頃,有關十王說之起源,釋門正統卷四、佛祖統紀卷叁十叁皆以唐代道明爲十王之始唱者。有謂十王中除閻羅王外,其余九王皆爲中、日佛道二教界之傳說,並非印度所傳。然其他另有多種異說。
描繪十王之畫,釋門正統卷四謂始于唐代張果老,其後敦煌、朝鮮、日本等地亦相次圖繪,遺品不少。斯坦因自敦煌千佛洞發現之地藏十王圖有兩種,系宋代之作品。[灌頂經卷十二藥師琉璃光經、淨度叁昧經、佛祖統紀卷四十五、釋氏六帖卷十六](參閱“閻羅十殿”6339)
(名數)冥土之十王也。一秦廣王。叁初江王。叁宋帝王。四伍官王。五閻羅王。六變成王。七泰山府君。八平等王。九都市王。十轉輪王。見十王經。此十王各有本地。見十叁佛條。
1.指陰間十王,即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府君、平等王、都市王、轉輪王。2.指人間十王,即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及粟散王等治理一洲一國的小國王。自輪王以下都叫做粟散王,言小王之多如散粟,不限于十個也。仁王經雲:“中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