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十想?十想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法界次第初門、法門名義集、法相辭典、佛學次第統編、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十想”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十想”的解釋

  乃指十思想或十種觀想。即:(一)無常想,觀一切有爲法皆新新生滅,無常變壞。(二)苦想,觀一切有爲法無常,常受叁苦、八苦所逼迫。(叁)無我想,觀想一切法爲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緣所生而無自性,故無我。(四)食不淨想,觀想諸世間之飲食皆從不淨因緣所生,悉爲不淨物。(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觀想一切世間無任何樂趣,唯有過惡。(六)死想,觀想死之相。(七)不淨想,觀想人身內叁十六物、身外九孔,惡露常流不淨。(八)斷想,(九)離欲想,(十)盡想,後之叁想,系爲得涅槃菩提,而求斷煩惱、舍離生死之迷、以及滅盡煩惱與生死等之觀想。

  十想與九相觀(即九想,爲滅除貪欲而對人之死狀所作九種不淨觀)之同異,大智度論卷二十一舉出多說。或謂九相未得禅定,仍爲淫欲所遮覆,而十想能除滅淫欲等叁毒。或九相爲初學,十想爲成就。或謂十想與九相同爲離欲,俱爲涅槃。或謂九相爲因,十想爲果;或以九相爲外門,十想爲內門。[大品般若經卷一、大乘義章卷十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十想”的解釋

  (名數)見苦想條。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十想”的解釋

  [出大智度論]  一無常想想即觀想。謂觀諸衆生及諸世界一切有爲之法。遷流代謝。皆悉無常。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斷生滅。是名無常想。二苦想謂觀五陰之身。一切有爲之法。常爲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滅衆苦。是名苦想。(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叁無我想謂觀一切諸法。畢竟空寂。皆無有我。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滅我想。是名無我想。四食不淨想謂觀諸飲食。皆從不淨因緣而生。如肉從精血水道所生。實爲膿蟲住處。又如酥乳及酪。血所變成。 - 明·一如等 撰

【法界次第初門】對“什麼是十想”的解釋

一無常想  二苦想  叁無我想  四食不淨想  五世間不可樂想  六死想  七不淨想  八斷想  九離想  十盡想

次八念而辯十想者。大智度論雲。九想如縛賊十想如殺賊。若爾即應次前九想而明。但爲修九想時。有恐怖等障故。須說八念。既得離諸恐怖。則心安無障。故次說十想也。通言想者。能轉心轉想也。能轉計常樂等。諸顛倒等想。故名爲想。前叁想爲斷見谛惑說。中四想爲斷思惟惑說。後叁想爲修無學道者說。是以。壞法之人。修此十想。能斷叁界結使。證無漏之聖果也

一無常想  觀一切有爲法無常。智慧相應想。名無常想。一切有爲法有二種。一者衆生。二者國土。是二皆新新生滅。故無常也

二苦想  觀一切有爲法苦。智慧相應想。名苦想。若有爲法無常者。即是苦常爲叁苦八苦之所遷逼。故名苦也

叁無我想  觀一切法等無我。智慧相應想。名無我想。若有爲法悉是苦者即無我。以無自在故。亦以苦從緣生無有自性。無自性中。我不可得也

四食不淨想  觀諸飲食不淨。智慧相應想。名食不淨想。世間飲食。皆從不淨因緣。故有如肉從精血水道中生酥酪等。皆亦隨事觀之。悉是不淨也

五世間不可樂想  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智慧相應想。名爲世間不可樂想。有二種世間。一者衆生。二者國土。有過惡無可樂也

六死想  觀死智慧相應想。名爲死想。若一期果報。常爲二種死之所逐者。則出息不報入息也

七不淨想  觀自他身不淨。智慧相應想。名爲不淨想。若觀此身內有叁十六物。外則九孔。惡露常流。從生至終。無一淨也

八斷想  觀涅槃離生死。智慧相應想。名爲斷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淨。無煩惱者。當斷結使證涅槃也

九離想  觀涅槃離生死。智慧相應想。名爲離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淨。離生死者。當離生死證涅槃也

十盡想  觀涅槃結使及生死盡。智慧相應想。名爲盡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淨。結使及生死。未盡結使。及生死業。證涅槃也 - 隋·智顗 撰

【法門名義集】對“什麼是十想”的解釋

無常想。苦想。空無我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想 - 唐·李師政 撰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十想”的解釋

大毗婆沙論一百六十六卷一雲:十想、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斷想、離想、滅想。如彼卷至末廣說。 - 朱芾煌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十想”的解釋

  十想者:
  一、無常想  想即觀想,謂觀諸衆生及諸世界一切有爲之法,遷流代謝,皆悉無常。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斷生滅,是名無常想。
  二、苦想  謂觀五陰之身,一切有爲之法,常爲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滅衆苦,是名苦想。
  叁、無我想  謂觀一切諸法,畢竟空寂,皆無有我。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滅我想,是名無我想。
  四、食不淨想  謂觀諸飲食,皆從不淨因緣而生。如肉從精血水道所生,實爲膿蟲住處。又如酥及酪,血所變成,與爛膿無異。廚人汙垢,種種不潔。作是想者,智慧相應,斷不淨食,是名食不淨想。
  五、世間不可樂想  謂觀世間一切色欲滋味、車乘服飾、宮室園苑,皆是惡事,心生厭離,不可樂著。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斷貪樂,是名世間不可樂想。
  六、死想  謂觀此身,念念無常,刹那生滅,遷謝不停。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滅死相,是名死想。
  七、不淨想  謂觀此身,從煩惱業種爲因,父母不淨爲緣,和合而成,內有叁十六物,外則九竅常流,皆悉不淨。作是想者,智慧相應,遠離塵垢,是名不淨想。
  八、斷想  謂觀有余涅槃之相,斷諸結使,得無漏道。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同斷叁毒,是名斷想。
  九、離想  謂觀涅槃之相,遠離煩惱結使。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離愛欲,是名離想。
  十、盡想  謂觀無余涅槃之相,滅一切苦,盡諸結使,一切煩惱,不複更生。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同盡諸漏,是名盡想。 - 明·楊卓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十想”的解釋

1.白骨想、青瘀想、【月+逄】脹想、食不消想、血想、啖想、有常無常想、貪食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參看《增壹阿含四十六品九經》。2.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腹脹之想、食不消想、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參看《增壹阿含四十八品叁經》。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十想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