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修菩薩行者之十種善巧方便,此說出自舊華嚴經卷四十離世間品。新華嚴經卷五十六稱爲十種勤修。即:(一)布施方便,毫無悭吝,喜舍身、命、財而無求報之心。(二)持戒方便,持一切戒,心無染著。(叁)忍辱方便,離嗔恚、我慢之煩惱,忍一切惡,其心不動。(四)精進方便,叁業不曾散亂,一切所作皆不退轉,以至究竟。 (五)禅定方便,遠離五欲、諸煩惱,于禅定之法銳意修習。(六)智慧方便,離愚癡之煩惱,修習一切功德,能開發慧解。(七)大慈方便,運平等大慈之心,利益一切衆生。(八)大悲方便,知諸法無自性,以平等大悲,代諸衆生受苦惱。(九)覺悟方便,以無礙智了悟衆生之十性。(十)轉不退法輪方便,轉無上之法輪,化導衆生,使依教修學,增長菩提,不退行位。[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
(名數)一、布施方便。無悭吝,喜舍身命財,不求恩報。二、持戒方便。持禁戒。行頭陀,不輕他,無染著。叁、忍辱方便。遠離顛倒嗔恚,雖有橫逆侵加,亦忍受不動。四、精進方便。捍勞忍苦,勇猛無怠。五、禅定方便。遠離一切五欲及諸煩惱,于禅定解脫等法,銳意修心。六、智慧方便。遠離愚癡煩惱,長養一切功德,歡喜愛樂之心無厭足。七、大慈方便。起平等大慧之心,利樂一切衆生,雖曆塵劫而不疲厭。八、大悲方便。雖知諸法無自性,然以平等之大悲心,代一切衆生受諸苦,曆塵劫而無厭足。九、覺悟方便。以無礙知慧,開示一切衆生,使了悟本有,無所疑惑。十、轉不退法輪方便。轉無上法輪,化導一切衆生,使依教修學,增長菩提,行位不退。皆修菩薩行者之善巧也。
[出晉譯華嚴經] 一布施方便謂修菩薩行者。心無悭吝。于身命財。悉皆喜舍。但欲利益衆生。不求人之恩報。是爲布施方便也。二持戒方便謂修菩薩行者。堅持禁戒。行頭陀行。威儀具足。不輕他人。于諸塵境。心無染著。是爲持戒方便也。(梵語頭陀。華言抖擻。)叁忍辱方便謂修菩薩行者。遠離顛倒嗔恚。而無彼我之想。于諸衆生。設有橫逆侵加于己。悉能忍受。心無所動。是爲忍辱方便也。四精進方便謂修菩薩行者。于諸梵行。即當捍勞忍苦。勇猛無怠。其所得法。念念思惟。不令忘失。是 - 明·一如等 撰
布施方便、持戒方便、忍辱方便、精進方便、禅定方便、智慧方便、大慈方便、大悲方便、覺悟方便、轉不退法輪方便。 - 陳義孝編
布施方便、持戒方便、忍辱方便、精進方便、禅定方便、智慧方便、大慈方便、大悲方便、覺悟方便、轉不退法輪方便。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