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四塵?四塵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四塵”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塵”的解釋

  又作四微。指色塵、香塵、味塵、觸塵。塵,梵語artha,新譯作境;爲垢染衆生心之義。(一)色塵,指青、黃等顯色,及長、短、方、圓等形色。(二)香塵,指好、惡等之氣味。(叁)味塵,指甘、醋等之味。(四)觸塵,指能造之地、水、火、風四大,及滑、澀等之性。

  據俱舍論卷四所載,物質之最小單位“極微”形成之時,必須由四大及四塵等八事俱生,缺一法而不可,稱爲“八事俱生隨一不減”。若加身根或聲,稱爲九事俱生;再加眼根,則爲十事俱生。並以四大爲能造,四塵爲所造;亦即以四大之相倚而造極微,由極微相聚而成色法。然依大衆部之說,則于四塵之外,不立五根。此外,于諸經典中尚有多種異說。[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七、大智度論卷十八、成實論卷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叁本](參閱“四大”1649)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塵”的解釋

  (名數)色香味觸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風之四大種爲能造,依之而造五根五境之色。即能造之四大與所造之十色皆爲實色也。于此實色中以色香味觸之四法,造山河草木等外器之法,是謂之四塵所造,無單一色塵乃至觸之物體也(聲有無不定故不言之)。小乘有部宗立之爲微聚之實法,大乘之唯識則立之爲和合之假色。又衆生內身之根處,其扶塵根亦四塵所成者也。其勝義根雖爲觸境所攝之四大所成,然無色香味之和合,故惟爲能造之四大與眼根,乃至能造之四大與身根而巳。但小乘有部宗之五根據九事俱生或十事俱生之義,謂勝義之五根,亦爲四塵所成也。見百法問答鈔一。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四塵”的解釋

  色、香、味、觸。 - 陳義孝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四塵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