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四魔?四魔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法門名義集、法相辭典、佛學次第統編、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四魔”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一)梵語catva^ro  ma^ra^h!,巴利語catta^ro  ma^ra^。指奪取人之身命及慧命之四種魔。(一)蘊魔(梵skandha  -ma^ra  ,巴khanda-ma^ra  ),又作陰魔、五陰魔、五蘊魔、五衆魔、身魔。即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積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奪慧命。(二)煩惱魔(梵kles/a  -ma^ra  ,巴kilesa-ma^ra  ),又作欲魔。即爲身中之百八等煩惱,能惱亂衆生心神,奪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叁)死魔(梵mr!tyu  -ma^ra  ,巴maccu-ma^ra  ),能令衆生四大分散,夭喪殒沒,而使修行人無法續延慧命。(四)天子魔(梵deva  -putra-ma^ra  ,巴deva-putta-ma^ra  ),又稱他化自在天子魔、天魔。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憎嫉賢聖法,作種種擾亂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上述前叁者爲內魔,最後者爲外魔。

  據大智度論卷五十六載,天魔能變現龍身等種種令人畏怖之異形,于夜間恐怖修行人;或顯現上妙之五欲,以擾亂菩薩;或變轉世間之人心爲大供養,行者若貪著供養,則墮失道德;或輕惱菩薩,打罵傷害,無所不爲;或令行者遭受苦厄,心生嗔恚憂愁。天子魔以其雜福德業之因緣,故具有大勢力;並以其具邪見力之故,能奪行者之慧命。

  諸經論中,有關破除四魔之法,略有下列幾種:(一)徹觀諸法如幻之相,能破除陰魔;了見諸法皆空之相,能破除煩惱魔;了見諸法不生不滅之理,能破除死魔;滅除憍慢之心,能破除天魔。(二)了知四谛中之苦谛,以對治陰魔;遠離集谛(有漏煩惱之聚集),以對治煩惱魔;證得滅谛,以對治死魔;勤修道谛,以對治天魔。(叁)諸修行菩薩若證得菩薩道,即能破除煩惱魔;若證得法身,即可破除陰魔;若複得道而證得法性身,即可破除死魔;若能專注一心而不妄著于一切處,入于不動叁昧,即可破除天魔。[增一阿含經卷五十一、南本涅槃經卷二、大方等大集經卷九、大智度論卷五、卷六十八、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摩诃止觀(會本)卷八之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

  (二)指惱害衆生之無常、無樂、無我、不淨等四顛倒心;此四顛倒心乃無爲涅槃“常、樂、我、淨”等四德之對稱。又陰魔等四魔與無常等四魔,合稱八魔。[南本涅槃經卷二十、大乘義章卷十四、摩诃止觀(會本)卷八之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名數)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故名魔。二,陰魔,又雲五衆魔,新譯雲蘊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叁,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譯雲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爲魔之本法,他叁魔皆類從而稱魔也。見智度論五,義林章六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名數)詳見魔條。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出瑜伽師地論]  魔。梵語具雲魔羅。華言能奪命。又雲殺者。謂能奪智慧之命。而殺害出世善根故也。一蘊魔蘊猶積聚也。謂色受想行識等積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奪智慧之命。故雲蘊魔。二煩惱魔謂叁界中一切煩惱妄惑也。修行之人。爲此妄惑惱亂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煩惱魔。(叁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叁死魔死者謂四大分散。天喪殒沒也。修行之人。爲此夭喪。不能續延慧命。是名死魔。(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四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煩惱魔指貪嗔癡等習氣能惱害身心;五陰魔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斷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是。 - 陳義孝編

【法門名義集】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煩惱魔(生死因)。陰魔。死魔(此二是生死果)。天魔(生死緣)此四種能解脫。故名爲魔 - 唐·李師政 撰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瑜伽二十九卷二十一頁雲:當知諸魔略有四種,魔所作事有無量種。勤修觀行諸瑜伽師,應善遍知,當正遠離。雲何四魔?一、蘊魔,二、煩惱魔,叁、死魔,四、天魔。蘊魔者,謂五取蘊。煩惱魔者,謂叁界中一切煩惱。死魔者,謂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衆夭喪殒殁。天魔者,謂于勤修勝善品者求欲超越蘊煩惱死叁種魔時,有生欲界最上天子得大自在,爲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事業,是名天魔。當知此中苦死所依。若能令死,若正是死,若于其死作障礙事,不令超越。依此四種,建立四魔:謂依已生,已入現在五取蘊故,方有其死;由煩惱故,感當來生,生已便有夭喪殒殁。諸有情類,命根盡滅,夭喪殒殁,是死自性。勤修善者,爲超死故,正加行時,彼天子魔得大自在,能爲障礙。由障礙故,或于死法,令不能出;或經多時極大艱難,方能超越。又魔于彼,或有暫時不得自在,謂世間道離欲異生,或在此間,或生于彼。或魔于彼得大自在,謂未離欲,若未離欲,在魔手中,隨欲所作。若世間道而離欲者,魔縛所縛,未脫魔[罥-口+ㄙ]。由必還來生此界故 - 朱芾煌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魔,梵語具雲魔羅,華言能奪命,又雲殺者。謂能奪智慧之命,而殺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蘊魔  蘊猶積聚也,謂色受想行識等,積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奪智慧之命,故雲蘊魔。
  二、煩惱魔  謂叁界中一切煩惱妄惑也。修行之人,爲此妄惑,惱亂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煩惱魔。
  叁、死魔  死者謂四大分散,夭喪殒沒也。修行之人,爲此夭喪,不能續延慧命,是名死魔。
  四、天魔  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勝善,欲超越叁界生死,而此天魔爲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 - 明·楊卓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四魔”的解釋

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

  煩惱魔是指貪瞋癡等習氣能惱害身心;

  五陰魔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能生一切之苦;

  死魔是指死亡能斷人之生存命根;

  天魔是指能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四魔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