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與四無礙解同。
見四無礙智條。 - 陳義孝編
一義無礙智 二法無礙智 叁辭無礙智 四樂說無礙智
次八變化而辯四無礙智者。菩薩若能現種種神通變化。則一切見者。無不信伏。衆生既起敬信。若欲闡揚大道。必須無礙辯才。故次八種變化。以明四無礙智。此四通名無礙智者。菩薩于此四法。智慧捷疾。分別了了。通達無滯。故通名無礙智也
一義無礙智 知諸法義。了了通達無滯。是名義無礙智。又能知一切義。皆入實相義。亦名義無礙智
二法無礙智 法名一切義。名字爲知一切義。故智慧通達。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名法無礙智。又能以是法無礙智。分別叁乘。而不壞法性。于所說名字語言中。無著無滯。亦是法無礙智也
叁辭無礙智 以語言說名字義。種種莊嚴。言語隨其所應。能令得解。所謂一切衆生。殊方異語。若一語二語。多語略語。廣語。女語。男語。過去未來現在語。如是等語言。能令各各得解。辯說無礙。一切聞者。悉解其言說。是爲辭無礙智
四樂說無礙智 菩薩于一字中。能說一切字。一語中能說一切語。一法中能說一切法。于所說法。皆是真實。皆隨可度者。而有所益。所謂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隨一切衆生根性。所樂聞佉。而爲說之。善赴機緣。言方無滯。聞者無厭足。菩薩以樂說辯力能住世。半劫一劫。乃至無量劫。辯說無盡。廣利益一切。無有一句差機之過。故名樂說無礙智也 - 隋·智顗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