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四悉檀?四悉檀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四悉檀”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悉檀”的解釋

  悉檀,梵語siddha^nta,巴利語同。意譯作成就、宗、理等。佛化導衆生之教法可分四個範疇,即:世界、各各爲人、對治、第一義等四悉檀。略作四悉。法華經玄義卷一下,以悉檀爲梵漢兼稱之語。悉,即遍之義;檀,爲檀那(梵da^na  ,譯作布施)之略稱,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衆生,故稱四悉檀

  據大智度論卷一所載,佛之教法有種種差別,乍見似爲矛盾,若總其教說,則有四悉檀之別,皆爲實義而不相違背。(一)世界悉檀,即隨順世間之法,而說因緣和合之義;亦即以世間一般之思想、語言、觀念等事物,說明緣起之真理。例如,人類系由因緣和合而存在,故非爲實體。以人存在本是一般世俗之見,乃說適合世俗之法以隨順衆人,令凡夫喜悅而得世間之正智,故此悉檀又稱樂欲悉檀。(二)各各爲人悉檀,略作爲人悉檀。即應衆生各別之根機與能力,而說各種出世實踐法,令衆生生起善根,故又稱生善悉檀。(叁)對治悉檀,即針對衆生之貪、嗔、癡等煩惱,應病而予法藥。此系爲滅除衆生煩惱與惡業之教;以其能斷衆生諸惡,故又稱斷惡悉檀。(四)第一義悉檀,即破除一切論議語言,直接以第一義诠明諸法實相之理,令衆生真正契入教法,故又稱入理悉檀。

  法華經玄義卷一下,舉出可說與不可說二種第一義悉檀。可說者,乃爲“一切實、一切非實、一切實亦非實、一切非實非不實”四句。不可說者,則爲諸佛所證得之理。同書並將四悉檀配于天臺宗之藏、通、別、圓四教之四谛,即:世界悉檀配于藏教之生滅四谛、爲人悉檀配于通教之無生四谛、對治悉檀配于別教之無量四谛、第一義悉檀配于圓教之無作四谛。此外,禅經中所說之四隨即指四悉檀。[維摩經玄疏卷一、大乘義章卷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下、華嚴經孔目章卷叁、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悉檀”的解釋

  (名數)佛之說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amacron;nta者,古師一譯爲成。謂以此四法成就衆生之佛道,故名。南嶽解悉爲漢語普遍之義,檀爲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義。佛以此四法普施衆生,故雲悉檀。天臺隨于南嶽,愚案悉檀與新譯之悉昙同,成就之義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順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隨順衆生所樂而說世界之法,令聞者歡喜適悅。二各各爲人悉檀,佛說法鑒衆生之機,隨機宜之大小,宿種之淺深,說各人所應之法,令彼發起正信,增長善根。叁對治悉檀,貪欲多者教以慈心,愚癡多者教以因緣觀,如是施種種之法藥,除遣衆生之惡病。四第一義悉檀,佛見衆生之機緣既熟,說諸法實相,令彼入于真證。要之佛始說淺近之事理,令聞者適悅者,世界也,令衆生生善根者,爲人也,除遣衆生之惡病者,對治也,遂使悟入聖道者,第一義也。智度論一曰:“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爲人悉檀,叁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相無相違背。”法華玄義一曰:“南嶽師例大涅槃,胡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胡語,悉之言遍,檀爲施。佛以四法遍施衆生,故言悉檀也。”大乘義章二曰:“言悉檀者是中國語,此方義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注釋,或名爲宗,或名爲成,或雲理也。”玄應音義二曰:“悉昙此雲成就,論中悉檀者亦悉昙也,以隨別儀轉音名爲悉檀。”見四釋條下天臺四釋。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四悉檀”的解釋

  [出法華文句]  悉。遍也。檀。梵語。具雲檀那。華言施。華梵兼稱。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說法。遍施一切衆生。故名四悉檀也。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別之義。界即界分也。蓋由衆生根器淺薄。故佛隨其所欲樂聞。爲之次第分別而說。令生觀喜。是名世界悉檀。二爲人悉檀謂佛欲說法。必先觀衆生機器之大小。宿種之淺深。然後稱機宜而爲說之。令生正信。增長善根。故名爲人悉檀。叁對治悉檀謂如衆生貪欲多者。教觀不淨。嗔恚多者。教修慈心。愚癡多者。教觀因緣。爲對此等諸病。說此法藥。遍 - 明·一如等 撰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四悉檀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