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四衆?四衆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英漢對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四衆”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衆”的解釋

  梵語catasrah!  pars!adah!,巴利語catasso  parisa^。(一)指構成佛教教團之四種弟子衆。又稱四輩、四部衆、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僅指出家四衆,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穢品經、法華經卷一、四輩經]

  (二)指列座于佛陀說法會上聽法之四類大衆,即:(一)發起衆,指能鑒知時機發起集會,或發起瑞相、問答等,以安排佛陀說法者。如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舍利弗曾叁次請佛說法。(二)當機衆,指宿緣純熟,適聞正教,而于會座上得度者。即聽聞經法立受證悟之益者。(叁)影響衆,指從他方佛土來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諸佛菩薩,隱其圓極之果而示現當機衆之形相,如影之隨形,如響之應聲,以匡輔法王,莊嚴法座。(四)結緣衆,指宿善福薄根機下劣者,雖未獲立即證悟之益,然以見佛聞法之故,已結下將來得度之因緣。[法華文句卷二下、大明叁藏法數卷十五]

  (叁)指阿育王時代,佛法之大衆共分爲四類,此四衆因共議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與大衆部。四衆即:(一)龍象衆,又稱大國衆,指大天之流,即引發論爭者。(二)邊鄙衆,又稱外邊衆,指大天之門徒。(叁)多聞衆,指持戒廣學之凡夫,集衆援助上座。(四)大德衆,指四果之聖衆。此外,異部宗輪論述記除上記之外,尚有二種解說。[部執異論、異部宗輪論、叁論玄義檢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龍、鬼之四衆。又稱四輩。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衆”的解釋

  (名數)一發起衆,如法華經會座因舍利弗叁請,而發起本經之說法,擊揚發動,令如來有所說,是曰發起衆。二當機衆,正當座之機衆也,如諸聲聞正聞本經得證悟之益者。叁影向衆,如文殊觀音來自他方,助佛化,莊嚴法座者。四結緣衆,薄福衆生,今無證悟之益,而結見佛聞法之因緣,作未來得道之因緣者。見法華文句二。[囗@又]有僧伽之四衆:一比丘Bhik&sdotblw;u,二比丘尼Bhik&sdotblw;u&ndotblw;i,叁優婆塞Up&amacron;saka,四優婆夷Up&amacron;sik&amacron;。藥師經曰:“若有四衆苾刍,苾刍尼,邬波素迦,邬波斯迦。”見法華玄贊一。[囗@又]一比丘,二比丘尼,叁沙彌Śr&amacron;ma&ndotblw;era,四沙彌尼Sr&amacron;ma&ndotblw;erik&amacron;,即出家之四衆也。光宅法華疏一曰:“雖有天龍八部,莫過四類,出家四衆也。”[囗@又]一龍象衆,大天之流也。二邊鄙衆,大天門徒也。叁多聞衆,凡夫隨順學人聖者而多聞法者。四大德衆,即四果之聖衆也。見宗輪論述記。

【英漢對照詞典】對“什麼是四衆”的解釋

Fourfold  Assembly  ==  四衆

Or  the  Four  Varga  (groups)  are  bhiksu,  bhiksuni,  upasaka  and  upasika,  i.e.  monks,  nuns,  male  and  female  devotees.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四衆”的解釋

  [出法華文句]  一發起衆發起衆者。開端發起之衆也。謂激揚發動。使如來有所說。使大衆有所聞。乃至發起問答等是也。二當機衆當機衆者。當座之機衆也。謂宿植本。緣合時熟。不起于座。聞即得道也。(植者種也。德本者。衆善之根本也。)叁影響衆影響衆者。謂古往諸佛菩薩。隱其圓極之果。示同機衆。匡輔法王。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又如衆星繞月。雖無作爲。而有大益也。(佛。梵語具雲佛陀。華言覺。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匡者正也。輔者助也。言古佛菩薩隱大現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四衆”的解釋

  1.指佛說法時聽者共有四衆,即一、發起衆,發起講經的人;二、當機衆,常時跟著佛的人,如千二百五十人是;叁、影響衆,如他方來助佛宣揚佛法的菩薩;四、結緣衆,如一般下根的薄福衆生。2.指出家之四衆,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3.指僧俗四衆,即比丘、比丘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四衆”的解釋

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合稱爲四衆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四衆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