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語。原謂桶之底脫落;禅林中,轉指達到大悟而絲毫無惑無疑之境地,猶如桶底脫落,桶中之物隨而泄地,不再留有任何殘物。碧岩錄第二十二則(大四八·一六二下):“後到德山,問:“從上宗乘中事,學人還有分也無?”山打一棒:“道什麼?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又與“脫底桶”一詞同義。
(雜語)謂坐化也。趙沨詩曰:“桶底脫時無一物。”傳燈錄曰:“雪峰告岩頭曰:我問德山從上宗乘事,德山打一棒曰:道甚麼。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五燈會元曰:“真歇了,八廚看煮面次,忽桶底脫,衆皆失聲曰:可惜許了。曰:桶底脫,合歡喜。因甚煩惱。僧曰:和尚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