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外道?外道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唯識名詞白話辭典、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外道”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外道”的解釋

  梵語ti^rthaka  或  ti^rthika,巴利語titthiya。音譯作底體迦。又作外教、外法、外學。指佛教以外之一切宗教。與儒家所謂“異端”一語相當。梵語之原義系指神聖而應受尊敬之隱遁者,初爲佛教稱其他教派之語,意爲正說者、苦行者;對此而自稱內道,稱佛教經典爲內典,稱佛教以外之經典爲外典。至後世,漸附加異見、邪說之義,外道遂成爲侮蔑排斥之貶稱,意爲真理以外之邪法者。叁論玄義卷上(大四五·一中)載:“至妙虛通,目之爲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

  諸經論所舉外道之種類甚多,一般指富蘭那迦葉、末迦利瞿舍梨子、刪阇耶毗羅胝子、阿耆多枳舍欽婆羅、迦羅拘陀迦栴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師外道及數論、瑜伽、勝論、正理、聲論、吠檀多等六派哲學。此外尚有下列之分類:

  (一)外道四執,又作外道四見、外道四計、外道四宗、四種外道。系外道就諸法之一、異、常、無常等所執之妄見,可由叁方面說明:(1)妄執“法”之一、異,據外道小乘四宗論載,有:1.一切法同一論,如數論外道之說。2.一切法別異論,如勝論外道之說。3.一切法亦同一亦別異論,如尼犍子外道之說。4.一切法非同一非別異論,如若提子外道、邪命外道之說。(2)妄執世間之常、無常,據大智度論卷七載,有:1.世間一切恒常論,2.世間一切無常論,3.世間一切亦恒常亦無常論,4.世間一切非恒常亦非無常論。(3)妄執因果之有、無,據叁論玄義載,有:1.邪因邪果論,如大自在天外道之說。2.無因有果論,如常見外道之說。3.有因無果論,如斷見外道之說。4.無因無果論,如否定因果道理之外道之說。此外,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五,自“我”與“蘊”之“即”、“離”問題,分爲多種主張;而中觀論疏卷七本,則自“苦”之自作、他作等觀點,分爲四執。

  (二)六苦行外道,據北本涅槃經卷十六載,指自餓外道、投淵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學習牛、犬,而祈求升天之外道)等六種苦行外道

  (叁)外道十六宗,又作十六異論、十六外道、十六計。據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載,即:(1)因中有果宗,如雨衆外道(或稱雨際外道)之說。(2)從緣顯了宗,如聲論、數論之一派說。(3)去來實有宗,如勝論、時論外道之說。(4)計我實有宗,如數論、勝論、離系等一切之外道及小乘犢子部之說。(5)諸法皆常宗,如數論外道等之說。(6)諸因宿作宗,如離系外道(又作宿作外道、宿作因論師)之說,亦即耆那教之主張。(7)自在等因宗,如大自在天外道之說。(8)害爲正法宗,主張爲食肉而殺生者爲正法。(9)邊無邊等宗,如主張世界之有邊、無邊等之說。(10)不死矯亂宗,如珊阇耶(梵San~jaya  )之詭辯論。(11)諸法無因宗,如無因外道之說。(12)七事斷滅宗,如斷見外道之說。(13)因果皆空宗,如空見外道、邪見外道之說。(14)妄計最勝宗,如婆羅門至上之說。(15)妄計清淨宗,如現法涅槃外道等之說。(16)妄計吉祥宗,如曆算外道主張祭祀日月、星宿等爲吉祥。

  (四)二十外道,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其中亦包括小乘佛教,即:小乘外道論師、方論師、風論師(風仙論師)、韋陀論師、伊賒那論師、裸形外道論師、毗世師論師、苦行論師、女人眷屬論師、行苦行論師、淨眼論師、摩陀羅論師、尼犍子論師、僧佉論師、摩醯首羅論師、無因論師、時論師、服水論師、口力論師、本生安荼論師等。  

  (五)叁十種外道,據大日經卷一、大日經疏卷一載,指:時外道、地等變化外道、瑜伽我外道、建立淨外道、不建立無淨外道、自在天外道、流出外道、時外道(與前述之時外道有異)、尊貴外道、自然外道、內我外道、人量外道、遍嚴外道,壽者外道、補特伽羅外道、識外道、阿賴耶外道、知者外道、見者外道、能執外道、所執外道、內知外道、外知外道、社怛梵外道、意生外道、儒童外道、常定生外道、聲顯外道、聲生外道(以上二種外道又合稱爲聲外道)、非聲外道

  (六)外道所執之六十二見,系出自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梵網六十二見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九九。列舉如下:

  (1)有關過去(本劫本見)之分別見(有十八種):





  (2)有關未來(末劫末見)之分別見(有四十四種):



  其他如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大品涅槃經憍陳如品、法華文句記卷十一等對此亦舉有多種之分類。

  (七)九十六種外道之算法,據大毗婆沙論卷四載,六師外道各有弟子十五人,以一師出十五種異見,六師則出九十種異見;又師之法與弟子不同,故九十弟子加上六師,則爲九十六種派別,以此喻外道之多。涅槃經卷十則作九十五種之說,此外尚有種種異說。其他之外道,如:順世外道、出家外道(相對于在俗外道而言,出家之外道稱爲出家外道)、塗灰外道(獸主外道)、附佛法外道(依附佛教而主張邪義者)、迦婆離(梵Kabari^  ,結鬘)外道、二天叁仙、叁外道、十叁外道外道十一宗、叁種外道等多種。

  此外,諸經論中,將各種外道大別爲兩大類,一爲外外道,一爲內外道。外外道泛指佛教以外之各種教法、學派,與廣義之“外道”同義。內外道則指附于佛法或佛教內之妄執一見者,或不如法修行者。又密教中之外外道與廣義之外道同義。內外道則有二種,一指佛教內之聲聞、緣覺二乘,另一指顯教諸宗派。[楞伽經卷一、瑜伽師地論卷六、卷七、華嚴經疏卷二十八、大日經疏卷十九、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參閱“六十二見”1241、“六派哲學”1278、“六師外道”1282)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外道”的解釋

  (術語)于佛教外立道者。爲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臺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叁論玄義上曰:“至妙虛通,目之爲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圓覺經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法華經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外道之種類不一。百論有“二天叁仙”,四宗論及入大乘論有“四外道”,維摩經,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叁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外道小乘涅槃論有“二十種”,大日經有“叁十種”,涅槃經,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智度論等有“九十六種”。以下逐項詳說之。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外道”的解釋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稱爲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 陳義孝編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對“什麼是外道”的解釋

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古印度時代,佛教指外道爲神聖而應受尊敬之隱遁者,意思爲正說者、苦行者;相對的佛教自稱內道,佛教經典自稱內典,稱佛教以外的經典爲外典。到了後世,漸漸附加上異見、邪說的意義,外道遂成爲侮蔑排斥的貶稱,意爲真理以外之邪法者。外道種類至多,如六師外道,六苦行外道,十六外道,二十外道,六十二見,九十六種外道等等。 - 于淩波居士著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外道”的解釋

泛稱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譯作「異學」。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外道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