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王舍城?王舍城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王舍城”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王舍城”的解釋

  王舍,梵名Ra^jagr!ha  ,巴利名Ra^jagaha  ,音譯曷羅阇姞利呬、羅閱只。或譯王舍國。中印度摩羯陀國之都城。舊址位于恒河中遊巴特那市(Patna)南側比哈爾(Behar)地方之拉查基爾(Rajgir)。頻婆娑羅王時,由上茅宮城(梵Kus/a^grapura  ,音譯矩奢揭羅補羅,又稱舊王舍城、山城)遷至今地,爲頻婆

娑羅王、阿阇世王、韋提希夫人等在位時之都城。此城爲佛陀傳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釋尊說法地:迦蘭陀竹園、靈鹫山等。相傳佛陀入滅後第一次經典結集在此舉行。其後,

阿育王將摩羯陀國首都遷至華氏城。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九所載,王舍城附近尚有佛陀伐那山、杖林、二溫泉、伏醉象塔、畢缽羅石室、提婆達多入定石室、自殺比丘塔、佛舍利塔、阿難半身舍利塔、阿育王石柱等佛教遺迹多處。[善見律毗婆沙卷八、大智度論卷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王舍城”的解釋

  (地名)梵名曷羅阇姞利呬城R&amacron;jag&rdotblw;ha,在中印度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新曰頻毗娑羅)自上茅城之舊都,遷居于此,圍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靈鹫山也。智度論叁曰:“問曰:如舍婆提(Śr&amacron;vasti)、迦毗羅(Kapiavastu)、婆羅奈(V&amacron;r&amacron;&ndotblw;asi)大城,皆有諸王舍,何以故獨名此城爲王舍?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國王有子,一頭兩面四臂,時人呼爲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刹女鬼名阇羅,還合其身而乳養之,後大爲人,力能並兼諸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浮提,閻浮提人因名此山爲王舍城。複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王大憂怖,集諸智人問其意故。有言應易處,王即更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更有一複次釋,述婆薮仙人故事)。西域記九曰:“曷羅阇姞利呬城,唐雲王舍,初頻毗娑羅王都在上茅宮城也。編戶之家頻遭火害,一家縱逸,四障罹災。防火不暇,資産廢業,衆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修何德可以禳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此細民不謹,致此火災。宜製嚴科以清絕犯,若有火起,窮究先發,罰其首惡,遷之寒林。寒林者,棄屍之處,僧謂不祥之地,人絕遊止之迹。今遷于彼,同夫棄屍。既恥陋居,當自謹護。王曰善。宜遍宣告居人。頃之,王宮中先失火。謂諸臣曰:我其遷矣。乃命太子監攝留事,欲清國憲,故遷居焉。時吠舍厘王聞頻毗娑羅王野處寒林,整修戎旅,欲襲不虞。邊侯以聞,乃建城邑。以王先舍于此,故稱王舍城也。”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王舍城”的解釋

西域記九卷十五頁雲:石柱東北不遠,至曷羅阇姞利呬城。(唐言王舍)外郭已壞;無複遺堵。內城雖毀;基址猶峻。周二十余裏,面有一門。初頻毗娑羅王都在上茆宮城也,編戶之家,頻遭火害。一家縱逸,四鄰罹災。防火不暇,資産廢業。衆遮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無德,下民罹患。修何福德,可以禳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茲細民不謹,致此火災。宜製嚴科,以清後犯。若有火起;窮究先發。罰其首惡,遷之寒林。寒林者,棄屍之所;俗謂不祥之地。人絕遊往之迹。今遷于彼,同夫棄屍。既恥陋居;當自謹護。王曰:善。宜遍宣告居人。頃之;王宮中先自失火。謂諸臣曰:我其遷矣。乃命太子監攝留事。欲清國憲,故遷居焉。時吠舍厘王,聞頻毗娑羅王野處寒林;整集戎旅,欲襲不虞。邊候以聞。乃建城邑。以王先舍于此,故稱王舍城也。官屬士庶,鹹徙家焉。或雲:至未生怨王,乃築此城。未生怨太子,既嗣王位;因遂都之。逮無憂王、遷都波咤厘城。以王舍城施婆羅門。故今城中無複凡民。唯婆羅門減千家耳。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王舍城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