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僧竺道生之故事。相傳道生嘗于虎丘山聚石爲徒,講涅槃經,闡述“闡提成佛”之說,時群石皆爲點頭。故後世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之語,今人每用以比喻感化力之深者。[佛祖統紀卷二十六]
(雜語)蓮社高賢則傳曰:“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爲徒,講涅槃經,群石皆爲點頭。”今言感化之深曰頑石點頭。本此。
喻說理透徹,使悟性全無的人也心服。頑石即指無知覺的石頭。全句應爲“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生公指晉末義學高僧竺道生,他爲鸠摩羅什的高足,悟解非凡。當時《涅槃經》只部分譯出,傳入南方,其中說除一闡提(斷絕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則堅持認爲“一闡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舊者目爲邪說,擯出僧團。道生因入今蘇州虎丘山,傳說他曾聚石爲徒,講《涅槃經》,說到一闡提有佛性,群石皆爲點頭(見《佛祖統紀》卷二十六、叁十六)。現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說法臺”和“點頭石”。以後全部《涅槃經》傳到南京,其中果然說“一闡提人有佛性”,大衆這才佩服他的卓越見識。于是頑石點頭的傳說便不胫而走。後來以此形容說理透徹,使人不得不心服。《五燈會元》卷十七:“何故雙眉本來自橫,鼻孔本來自直?直饒說得天花亂墜,頑石點頭。”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第叁回:“哥哥,你請拿至誠去感動他波,只怕把泰山頑石說到點頭還容易些哩!”(常正)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