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五種悔過,乃爲滅除罪惡所作之五種忏悔法。
(一)天臺宗修法華叁昧時,于晝夜六時所作之五種忏悔法。又稱五忏悔。即:(一)忏悔,悔罪而修善果。(二)勸請,勸請十方諸佛轉法輪以救衆生。(叁)隨喜,喜悅、稱贊他人之善行。(四)回向,把善行之功德回向菩提。(五)發願,發願一心成佛。以上五者,天臺家稱爲“別方便行”,乃助修法華之行爲,由最初五品位至等覺位,位位皆須勤行此方便,以助開觀門。[摩诃止觀卷七下、修忏要旨]
(二)密宗修金剛界法時所誦之五首偈頌,即歸命、忏悔、隨喜、勸請、回向五者。可配以五智,而與普賢菩薩十大願同義,故亦稱普賢行願贊。[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毗盧遮那如來自受用身內證智眷屬法身異名佛最上乘秘密叁摩地禮忏文、乳味鈔卷一](參閱“密教忏法”4493)
(術語)天臺,真言,所立略異。
[出天臺四教儀] 五種皆稱悔者。以其皆能滅罪故也。忏悔。則滅峰口意所作之業。勸請。則滅波旬請佛入滅之罪。隨喜。則滅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則滅求生叁界之心。發願。則滅修行退志之過也。(梵語波旬。華言惡。叁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一忏悔忏。梵語具雲忏摩。華言悔過。華梵兼舉。故稱忏悔。忏名修來。悔名改往。謂修將來之善晨。改已往之惡因。是爲忏悔。二勸請勸請有二。一者謂十方世界有佛將入涅槃者。勸請住世。利濟衆生。二者謂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覺者。勸請轉 - 明·一如等 撰
五種的忏悔方法。天臺智者大師爲了修習法華叁昧的人,依據彌勒問經、占察經與普賢觀經等之意,而訂出五種的忏悔方法,即一、忏悔,發露自己已往之罪而誡將來;二、勸請,勸請十方諸佛以轉法輪;叁、隨喜,對于自他一切之善根隨喜贊歎;四、回向,以所修之功德趣向于衆生及 - 陳義孝編
五種忏悔的方法。
忏悔——發露自己已往之罪而誡將來;
勤請——勤請十方諸佛以轉法輪;
隨喜——對於自他一切之善根隨喜贊歎;
回向——以所修之功德回向於衆生及佛道;
發願——發四弘誓願以引導前面的四行。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