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ana^srava-ma^rga。又作出世間道、聖道。爲“有漏道”之對稱。相當于四谛中之道谛。即滅除煩惱、趣向涅槃之聖道。以四靜慮、未至定、中間定及下叁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等九地爲所依而生起。于四善根位中,世第一法(于上忍位起無間善根之階位)之無間生苦法忍,爲無漏之初起;就四沙門果之性而言,初果及第四果乃修無漏道所得者,第二及第叁果則通于有漏、無漏二道。
無漏道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等四道。其中,無間道爲諸惑能斷之道,解脫道爲正證解脫之道。下八地之修惑雖通于有漏斷(以有漏道斷煩惱),有頂地之染則唯有無漏道能斷之。蓋有頂地爲叁界九地中之最上地,此地所起之惑,有見惑、修惑之別,其中,見惑雖于見道一時斷之,而修惑則于修道以六行觀先斷下八地之七十二品,次以無漏智斷有頂九品中之下八品,稱爲阿羅漢向,最後斷第九品,即是阿羅漢果。又俱舍論卷十七謂,無漏之斷道有等流、離系、士用、增上等四果,而無異熟果,即說明由無漏道不招感當來愛、非愛之異熟果。[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六、俱舍論卷二十四、順正理論卷五十七](參閱“有漏”2452、“定”3171、“無漏斷”5132、“道”5620)
(術語)二道之一。謂叁乘之人。離煩惱垢染之戒定慧。四谛中之道谛是也。分之爲見修無學之叁道。
二道之一。見二道條。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