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無明緣行?無明緣行是什麼意思?

在法相辭典、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無明緣行”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無明緣行”的解釋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五頁雲:複言:世尊!何緣欲界愛取二種,不與非福福行爲緣?世尊告曰:諸有現前愛非愛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于因于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意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爲勝緣;非境界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爲依,乃造斯行。于死于生,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爲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于發諸行,無勝功能。以于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爲勝緣。複言:世尊!何緣色界愛取二種,不作色界不動行緣?世尊告曰:諸有未離欲界貪者,色界愛等,未得生處。若無生處;則無堪能。故非色界不動行緣。如說色界愛取二種,于其色界諸不動行,如是無色愛取二種,于無色界諸不動行,應知亦爾。彼于色界或無色界有過患身,起有功德作意想見;或依教法,或依誨法,發起如是非理作意;能爲彼界不動行緣。如是所起非理作意,無明所引。如是無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爲伴,能爲彼界不動行緣。是故應知彼不動行,亦唯無明以爲勝緣。複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彼由如是無有愛故;既于諸有見多過患;豈更悕求當來諸有。然于無有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不得諸有真對治道。又無知故;于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爲緣。非愛及取爲諸行緣。
二解  瑜伽十卷六頁雲: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正簡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爲緣耶?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爲緣,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爲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爲緣。問:如經中說:諸業以貪瞋癡爲緣;何故此中唯說癡爲緣耶?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貪瞋癡緣,唯生非福業故。問:身業語業,思所發起,是則行亦緣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及依生善染汙思緣而說故。
叁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頁雲:謂諸愚夫,于緣生法,不知唯行;妄起我見,及我慢執,爲自受樂非苦樂故;造作身等各叁種業。謂爲自身受當樂故;造諸福業。受當來樂非苦樂故;造不動業。受現樂故;造非福業。如是名爲無明緣行
四解  法蘊足論十卷四頁雲:雲何無明緣行?謂世尊說:苾刍當知,無明爲因,無明爲緣故,貪瞋癡起。此貪瞋癡性,是名無明緣行。複次如世尊說:苾刍當知,無明爲前行,無明爲幖幟故;起無量種惡不善法。謂無慚無愧等。由無慚無愧故;起諸邪見。由邪見故;起邪思惟。由邪思惟故;起邪語。由邪語故;起邪業。由邪業故;起邪命。由邪命故;起邪勤。由邪勤故;起邪念。由邪念故;起邪定。此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勤,邪念,邪定,是名無明緣行。複次如世尊說:苾刍當知,起無量種惡不善法,一切皆以無明爲限,無明爲集,是無明類,從無明生。墮無明趣者,不如實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應修不應修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法,有敵對法,緣生諸法。不如實知此諸法故;便起邪見,邪思惟,乃至邪念,邪定。是名無明緣行。又雲:如是福非福不動行,無明爲緣,無明爲依,無明爲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無明緣行
五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叁卷十六頁雲:問:無明爲緣,通生十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亦應說余,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余之說。複次無明緣行,勢用隨順。余則不爾。複次無明緣行,勢用強勝。余則不爾。複次無明于行,能作近緣,是故偏說。于識等十,但作遠緣,是故不說。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衆同分,余衆同分,亦爾。複次無明與行,作不共緣;是故偏說。與識等十,但作共緣;是故不說。複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後次第,展轉相生。若說無明緣無明;便無前後。若說無明緣識等;便非次第。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 朱芾煌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無明緣行”的解釋

另譯爲「緣無明行」,參看「無明」、「緣」、「行」、「緣起法」。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無明緣行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