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pan~ca karmendriya^n!i。五種造作業之根。又稱五作根、五業根、五業。指數論二十五谛中第十四至十八等五谛。即:(一)舌根,又作語具、口聲,有言語作用。(二)手根,有執持作用。(叁)足根,又作腳根,有行步作用。(四)男女根,又作人根、小便處,有戲樂與生子之作用。(五)大遺根,又作大便處,有除棄糞穢之作用。[南本涅槃經卷叁十五、外道小乘涅槃論、金七十論卷上、卷中、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大乘義章卷六]
(名數)數論“外道二十五谛之第七位,生五種作業之根也。一語具,爲語之具,即口舌等;二手;叁足;四小便處,即生殖器;五大便處。”唯識述記一末曰:“五作業根者:一語具、二手、叁足、四小便處、五大便處。此中語具,謂語所須,口舌等是。此中手足,即分皮根少分爲之。前取總皮(五知根中之皮根),今取支故。又此男女大遺根等有別作用,故別立也。”
此數論師義。唯識述記四卷二十二頁雲:五作業根者:一、語具,二、手,叁、足,四、小便處,五、大便處。此中語具,謂語所須,口舌等是。此中手足,卽分皮根少分爲之。前取總皮,今取支故。又此男女大遺根等,有別作用,故別立也。 - 朱芾煌
五種造作業之根。又稱五作根、五業根,指數論學派二十五谛中第十四至十八等五谛。即:一、舌根,又作語具、口聲,有言語作用。二、手根,有執持作用。叁、足根,又作腳根,有行步作用。四女根,又作人根、小便處,有戲樂與生子之作用。五、大遺根,又作大便處,有除棄糞穢之作用。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