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性惡?性惡是什麼意思?

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性惡”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性惡”的解釋

  (術語)對修惡之稱。依關系而起之惡謂之修惡,本來真如理性所具之惡,謂之性惡。性具善,亦具惡,此性惡之義,天臺一宗之極說,他宗未談之法門也。天臺于觀音玄義發之,荊溪于止觀輔行五提出此說,後至四明,對于華嚴宗及山外之異義,盛擴張此義。真如純真無妄,不具惡,依無明之妄緣而背性起惡者,大乘諸家之通談也。華嚴宗圓教之極說亦然。然臺家貶之爲別教所談而不取,謂修惡之性即爲性惡,性具善亦具惡雲。修善即性善,他宗猶言之,修惡即性惡,獨爲臺宗之極談。性善不斷,性惡亦不斷也。問:性具善惡皆不斷,則闡提與佛有何相違?答:闡提斷盡修善,但住性善。佛斷修惡,但有性惡。問:闡提不斷性善爲使修善起,佛不斷性惡亦使修惡起耶?答:闡提不達性善,以不達故爲善所染縛,修善自生起而對治惡,佛達性惡故,于惡自自在,不爲惡所染縛,則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修惡。但以自在故,爲化度衆生終日用之,猶如名醫之于毒藥二法也。故迷悟之別,非在斷不斷而在達不達也。天臺觀經疏曰:“理者法界無礙,無染而染,即理性毒也。”法華玄義五曰:“破無明理惡,說內教位。”觀音玄義上曰:“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不?答:具。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住。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問:性德善惡何不可斷?答: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曆叁世無誰能壞,複不可斷壞。譬如魔雖燒經,何能令性善法門盡?縱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如秦燒典坑儒,豈能令善惡斷盡耶?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答: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爲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于惡,以達惡故,于惡自在,故不爲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複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衆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爲例佛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複名一闡提也。”止觀輔行五曰:“如來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點此一意,衆滯自消。”觀音疏記一曰:“修惡全體是性惡故。十二因緣及以五陰,一一如空,常住周遍。”止觀義例上曰:“性惡若斷,普現色身,從何處而立?”參照性具條。[囗@又]對遮惡而立邪。如比丘之伐草木懇土地,以佛之遮止而爲惡事,謂之遮惡,如殺盜爲本性惡事,謂之性惡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性惡”的解釋

  本性所具的惡。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性惡”的解釋

本性所具的惡。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性惡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