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citta-vimukti。謂由定力而于定障得解脫。與“慧解脫”相對。其原始本義,系指心由一切束縛中解放;解脫之當體即爲心,故稱心解脫;而以智慧解脫者,則稱慧解脫。但後世術語化,將無明之滅稱慧解脫,將渴愛之滅稱心解脫。更以心解脫連結于禅定,謂依定而解脫定障,與無貪相應者,稱爲心解脫。依慧而解脫煩惱障,與無癡相應者,稱爲慧解脫。此二者同時解脫,則稱俱解脫。俱舍宗即將阿羅漢分類爲慧解脫、俱解脫(得滅盡定)二種,又有所謂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等種種心解脫之說。[中阿含卷二十九說處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一、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集異門足論卷叁、俱舍論卷二十五]
(術語)又曰慧解脫。無學之一。見無學條。
又名慧解脫,無學之一。 - 陳義孝編
瑜伽十八卷二頁雲:雲何心解脫?謂已永斷上分結故;于二種障,心善解脫。謂煩惱障及所知障。其心如是善解脫故;得成如來應正等覺。廣說如經。
二解 集異門論叁卷叁頁雲:心解脫者:謂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名心解脫。 - 朱芾煌
指阿羅漢的解脫,或指依定力所得的暫時解脫(煩惱不起),另作「意解脫」,參看「慧解脫」。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