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對念佛行者之美稱。日本淨土教稱之爲“五種嘉譽”之一。念佛之人希有難得,故稱希有人。此系根據觀無量壽經所稱“念佛者乃人中之分陀利華”一說而來。北本涅槃經卷十八、卷叁十叁亦曾以分陀利華、大分陀利華比喻佛。唐代淨土教高僧善導遂根據上記二經之說,于其觀經疏散善義謂,分陀利華爲美麗、殊勝、罕開之花,猶如念佛者爲人中之好人、人中之妙好人、人中之上上人、人中之希有人、人中之最勝人。日本淨土教即援引善導之說,而稱之爲五種嘉譽。
此外,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六亦列舉六種希有人:(一)不行惡法、有罪而能忏悔。(二)作恩、念恩。(叁)咨受新法、溫故不忘。(四)造新、修故。(五)樂聞法、樂說法。(六)善問難、善能答。(參閱“五種嘉譽”1188)
(術語)贊歎念佛行者之語。即希信難信之法,故有此名。涅槃經德王品亦說六種之希有人,謂:“善男子,世有二人甚爲希有,如優昙華。一、不行惡法。二、有罪能悔。如是人甚爲希有。複有二人:一、作恩。二、念恩。複有二人:一、咨受新法。二、溫故不忘。複有二人:一、作新。二、修故。複有二人:一、樂聞法。二、樂說法。複有二人:一、善問難。二、善答。善問難者汝身(德王菩薩)是,善答者謂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