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勉強以語言表達無法形容之義理內容。譬如真如爲永離言诠、無實可名之妙谛,然爲使學人了悟其體義,乃勉強立真如之名,藉言語文字以真實如常之事理闡釋此一無體無相之妙谛,即稱爲依诠談旨。
真如既僅依開悟之智慧始能了解,而無法以相對之言語說明之,故于表明其義理後,再否定言語文字之限製,則稱爲廢诠談旨。[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二谛章、百法問答鈔卷四]
(術語)對于廢诠談旨而言,謂托于言慮之诠門,說其旨也。例如真如爲妙谛,永離言诠,無實可名,然爲使人悟其體義,強立真如之名,談真實如常等之旨,是也。其他叁性叁無性等,總爲依诠門之談。見百佉問答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