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菩薩之尊稱。佛、菩薩能醫治衆生之心病,故以良醫爲喻,而尊稱爲醫王。蓋凡夫自無始以來,因煩惱之故,沈淪于叁途,難以解脫,佛、菩薩乃起大悲心,了知衆生生老病死等共同之根本煩惱與各別之根機、因緣,而一一施以化益,令得解脫;猶如世間之良醫,善能診察病者,知其病症而治之,毫無謬失。
另如雜阿含經卷十五、醫喻經等,亦舉出大醫王所具足之“四法成就”,即:(一)善知病。(二)善知病源。(叁)善知病之對治。(四)善治病已,更知將來複發之可能與因緣,而斷除之。經中並以大醫王成就此四法比喻如來成就四德,出現于世,闡說苦、集、滅、道等四谛法,以療治衆生之病。此外,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亦有(大二五·二二五下)“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藥禁忌”等之著名譬喻。[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維摩經卷中問疾品、維摩經略疏卷七、慧琳音義卷二十九]
(二)爲藥師如來之別稱。藥師如來十二別願中之第七願即是“除病安樂”之願,故有此別稱。又一般藥師如來之造像,常有手執藥壺之造型。于日本,以藥師如來爲本尊之寺院,通稱爲藥王寺。此外,或謂“醫王”乃諸佛通用之名;若專指藥師如來時,則特稱爲“醫王善逝”。
(術語)醫中之王。稱贊佛譬以醫王。無量義經曰:“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衆生服。”涅槃經五曰:“成等正覺,爲大醫王。”
醫中之王,即佛。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