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一因行之意。即謂一切衆生悉具佛性,故以此同一因行皆能到達涅槃。如大般涅槃經卷叁十二之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同一因,同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
(二)指唯一之原因、原理。吠陀、奧義書、吠檀多等古代印度之哲學主張,萬物皆由唯一者(梵Tad -ekam )、生主(梵Praja^pati )、自在天(梵I^s/vara )、梵(梵Brahman )、我(梵Purus!a ,或梵A^tman )等唯一之原因所産生。佛教則以爲一切諸法皆由因緣而生,否定一般印度哲學所主張一因生之說。[俱舍論卷六、卷七、中論疏(月稱,Prasannapada^,XXVI)、般若燈論釋卷六觀作者業品、百論卷下破因中無果品、俱舍論光記卷七]
(術語)一個之原因也。俱舍論六曰:“一因生法,決定無有。”瑜伽論釋曰:“證得一因,即成佛道。”
[出涅槃經] 一因者。謂聖凡平等之理體也。蓋此理體。諸佛衆生皆性本具。初無增減。然諸佛悟之而成妙果。衆生迷之而流轉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圓頓之行。則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證一乘之果也。(叁乘者。聲聞。緣覺乘。菩薩乘也。)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