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上座部所立九心輪之一。有,意即有情衆生之迷妄生存,即指涵蓋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衆生之所有迷妄生存,或轉而直接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叁界;分,爲因之義。有分識,即指成爲叁界生死的根本原因之識;此識周遍叁界,相續不斷而恒常存在,故爲叁界衆生生死不已之根本因。早在部派佛教時代,上座部與分別論者等,皆稱此識爲有分識,至大乘思想興起後,唯識宗以“阿賴耶識”爲宇宙萬法之根本原因,遂根據上述上座部之說,而以有分識爲阿賴耶識之異稱。[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二、成唯識論卷叁、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
(術語)阿賴耶識之異名。了義燈四本曰:“上座部分別說部,立爲有分識。”
成唯識論叁卷十四頁雲:上坐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叁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爲叁有因。 - 朱芾煌
有指叁有,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分是因義。作爲叁界中生死輪回之因的心識,稱有分識。這是部派佛教上座部所指的輪回主體,唯識宗則視之爲相當于第八阿賴耶識,窺基據此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中提出“九心輪”的主張,這九心是有分心、轉向心、見心、受持心、分別心、令起心、速行心、果報心,最後複回歸到有分心。有分識可以通達生死,這和外道的“神我”有類似之處。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