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yojana 之音譯,巴利語同。意譯合、和合、應、限量、一程、驿等。又作踰阇那、 踰繕那、瑜膳那、俞旬、由延。爲印度計算裏程之單位。蓋梵語yojana 乃“附轭”之義,由語根 yuj 而來的名詞;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軍之路程。
有關由旬之計數有各種不同說法:(一)就由旬換算拘盧舍而言:印度之國俗系采取四拘盧舍爲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盧舍爲一由旬者,如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現藝品、摩登迦經卷下明時分別品等爲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盧舍爲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叁六、俱舍論卷十二等所載皆是。(二)若配合我國之裏數亦有異說: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舊傳之一由旬可換算爲四十裏,印度之國俗爲叁十裏,佛教爲十六裏;慧苑音義卷下載爲十六或十七余裏。另據義淨之有部百一羯磨卷叁之夾注載,印度之國俗爲叁十二裏,佛教爲十二裏。
此外,近代學者富烈特(J. Flect)與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別基于印度之一肘(梵hasta )爲半碼或少于半碼來換算爲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說,並換算爲公裏,則舊傳之一由旬爲十九點五公裏,印度之國俗爲十四點六公裏,佛教爲七點叁公裏;若依弗斯特之說,則舊傳爲二十二點八公裏,印度國俗爲十七公裏,佛教爲八點五公裏。[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語卷十、注維摩诘經卷六、玄應音義卷二、卷叁、慧琳音義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J.R.A.S. 1906)]
(雜語)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阇那。新稱踰繕那。爲計裏程之數目。帝王一日行軍之裏程也。或雲四十裏,或雲叁十裏。西域記二曰:“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又曰踰阇那,又曰由延,皆訛略也。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裏矣,印度國俗乃叁十裏。聖教所載惟十六裏,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爲八拘盧舍。拘盧舍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稱拘盧舍,分一拘盧舍爲五百弓,分一弓爲四肘,分一肘爲二十四指,分一指節爲七宿麥。”玄應音義二曰:“俞旬,又作由旬,或作由延,又作踰阇那,皆訛也。此言踰繕那,此譯雲:合也,應也。計合應爾許度量,同此方驿邏也。”有部百一羯磨叁曰:“言踰繕那者,既無正翻義,當東夏一驿可叁十余裏,舊雲由旬者訛略。若准西國俗法,四俱盧舍爲一踰繕那,計一俱盧舍可有八裏,即是當其叁十二裏。若准內教,八俱盧舍爲一踰繕那,一俱盧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數,准其步數才一裏半余,將八倍之當十二裏,此乃不充一驿。親驗當今西方踰繕那可有一驿,故今皆作一驿翻之,遮無遠滯。”注維摩經六:“肇曰:由旬天竺裏數名也。上由旬六十裏,中由旬五十裏,下由旬四十裏也。”一指節者,橫大母指而取其厚量也。又一肘者,自肘之本端至中指之末也。惠運之俱舍記曰:“一肘者,自肘本端至中指末也,一尺八寸。”智證之雜記曰:“橫大母指而取其厚,以爲一指也。”俱舍論十二曰:“贍部洲人身,多長十叁肘半,于中少分有長四肘。”積算此指節之量可知由旬之度。
印度計裏程的數目,每由旬有叁十裏、四十裏、五十裏、六十裏的四種說法,但說四十裏爲一由旬者居多。 - 陳義孝編
爲音譯,另譯作「由延」,古印度的長度單位,現代有七、十一、十四、十九公裏之不同考定。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