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有尋有伺?有尋有伺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有尋有伺”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有尋有伺”的解釋

  巴利語savitakka-savica^ra。與尋、伺二心所相應之意。據俱舍論卷二載,十八界之法中,就尋、伺二法相應之有無,可分爲四品,即:有尋有伺、無尋無伺、無尋唯伺、無伺唯尋。其中,眼等前五識,以行相粗外門轉,故與尋、伺恒常相應,是爲有尋有伺。五根、五境之十色界,非相應法,故常不與尋、伺相應,是爲無尋無伺。意界、意識界、法界等叁界,通于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之叁品。亦即在欲界及初靜慮中,意界、意識界及法界等叁界,除尋、伺二法外,其余之相應法常與尋、伺相應,故爲有尋有伺。而在初靜慮及第二靜慮中間,此等之法唯與伺相應,故爲無尋唯伺。第二靜慮以上乃至有頂地,此等之法不與尋、伺相應,故爲無尋無伺。由此可知,欲界及初靜慮稱爲有尋有伺地,初靜慮及第二靜慮中間稱爲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以上稱爲無尋無伺地。

  此外,法界中之非相應法及靜慮中間之伺法,皆爲無尋無伺。又尋法唯與伺法相應,故一切時中,皆爲無尋唯伺。而在欲界與初靜慮中之伺法,唯與尋法相應,故爲無伺唯尋。然于大毗婆沙論等經論中,尚有其他異說。[大毗婆沙論卷五十二、卷九十、卷一四五、瑜伽師地論卷四、卷五十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四、順正理論卷四、俱舍論卷十、俱舍論光記卷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有尋有伺”的解釋

  (術語)叁叁摩地之一。見叁摩地條。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有尋有伺”的解釋

  瑜伽叁十叁卷九頁雲:有尋有伺者:由于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
  二解  大毗婆沙論八十卷十五頁雲:有尋有伺者:與尋俱法,名有尋。與伺俱法,名有伺。
  叁解  法蘊足論六卷一頁雲:有尋有伺者:雲何尋?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構畫,思惟分別,總名爲尋。雲何伺?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伺察,遍伺察,近伺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總名爲伺。尋與伺,何差別?令心粗性是尋,令心細性是伺。此複如何?如打鍾時,粗聲暫發,細聲隨轉。粗聲喩尋,細聲喩伺。搖鈴扣缽吹螺擊鼓放箭震雷,粗細二聲,爲喩亦爾。又如衆鳥,飛翔虛空,鼓翼踴身,方得隨意。鼓翼喩尋,踴身喩伺。是謂尋伺二相差別。雲何有尋有伺?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相應品,具有尋伺。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有尋有伺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