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bra^hman!a。(一)音譯婆羅門、梵士。意譯淨裔、淨行。又稱淨行者、淨行梵志。婆羅門志求住無垢清淨得生梵天,故有此稱。玄應音義卷十八載,婆羅門應作婆羅賀磨拏,意指承習梵天之法者。自稱由梵天之口而生,爲四姓中之最殊勝者,故獨取梵之名。瑜伽論記卷十九之上載,梵爲西國之言,譯爲寂靜、涅槃;志爲本地語,矢志求梵,故合稱梵志。散見于經典中之長爪梵志、螺髻梵志均爲著名之佛弟子,亦可知皆出自婆羅門。又梵志之女,或志于梵道之女,稱爲梵女。[中阿含卷四十八馬邑經、增一阿含經卷九、法句經卷下、大日經疏卷四](參閱“婆羅門”4463)
(二)通稱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大智度論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叁)相對于“尼幹(尼犍)”,而稱在家之婆羅門爲梵志。法華文句記卷九上載,在家事梵稱爲梵志,出家之外道通稱尼幹。然于法華經要解卷五所載則相反,在家之外道稱爲尼犍,而出家之外道稱爲梵志。
(術語)Brahmac&amacron;rin,婆羅門四時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雲梵志。瑜伽倫記十九曰:“梵者西國音,此翻爲寂靜,謂涅槃也。志是此方語,志求于梵,故雲梵志也。”婆沙論叁十四曰:“婆羅門至彼王所,王言:梵志從何所來?”增一阿含經四十一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梵志名清淨,除去諸亂想。”演密鈔二曰:“梵志者,梵淨也。謂以淨行爲志者名爲梵志。”俱舍光記十二曰:“婆羅門,此雲梵志。”[囗@又]對尼幹子謂在家之婆羅門雲梵志。法華文句記九曰:“在家事梵,名爲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幹。”又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名梵志。智度論五十六曰:“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羅門。3.指一切外道出家人。 - 陳義孝編
1.泛指立志于修清淨行者。2.指婆羅門教之信徒。3.指四姓中的婆羅門。(相關詞「梵志子(梵志的兒子)」) - 莊春江居士編
志求生於梵天的人。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