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真如實際之略稱。斷絕相對差別之相,呈現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之理體。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觀如來品(大八·八叁五中):“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維摩诘所說經卷下]
(二)(778~897)即唐代之趙州從谂禅師。唐末大中年間(847~859),以趙州(河北趙縣)爲中心,大振南宗禅風。昭宗乾甯四年示寂,世壽百二十。“真際”爲師之谥號。(參閱“趙州”5934)
(術語)真言之邊際,即至極之義,空平等之真性也。仁王經上曰:“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維摩經阿閦品曰:“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楞嚴經一曰:“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爲彼所轉溺于淫舍,當由不知真際所指。”
真實的邊際,也就是至極的意思。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