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即諸佛之法身、報身之謂。大智度論卷叁十(大二五·二七八上):“佛身有二種,一者真身,二者化身。衆生見佛真身,無願不滿。佛真身者,遍于虛空,光明遍昭十方,說法音聲亦遍十方無量恒河沙等世界,滿中大衆皆共聽法,說法不息。一時之頃各隨所聞而得解悟。(中略)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說法,除十住菩薩,叁乘之人,皆不能持。惟有十住菩薩不可思議方便智力,悉能聽受。衆生其有見法身佛,無有叁毒及衆煩惱,寒熱諸苦一切皆滅,無願不滿。”魏譯攝大乘論卷上(大叁一·九七上):“有叁種佛身,一者真身,二者報身,叁者應身。”其中,大智度論之真身(法性身)當作報身講,攝大乘論之真身則當作法身講。又善導之觀經疏卷叁,以觀無量壽經所說之第九阿彌陀佛觀稱真身觀。[成實論卷一具足品、諸法無诤叁昧法門卷上、大乘義章卷十八、佛學概論(林傳芳)本論下篇第二章第一節]
(術語)諸佛二身之一。見二身條。
法身。見二身條。 - 陳義孝編
是佛所證得的法身和報身,常身也是佛的真身。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