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知禮?知禮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知禮”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知禮”的解釋

(960~1028)北宋天臺宗僧。四明(浙江鄞縣)人,俗姓金。字約言。七歲喪母,遂發願出家,十五歲受具足戒,專究律典。二十歲,從寶雲義通學天臺教典,甫經一月,便能自講心經。未久,名撼四方,淨侶雲集。淳化二年(991),出主乾符寺。至道元年(995),進住四明山保恩院;大中祥符二年(1009),保恩院重建完成,叁年受敕額“延慶寺”,師于此專事忏講四十余年,學徒遍于東南。



師與遵式並爲“出家派”之中心人物,而與“山外派”系統,即晤恩及其門下之洪敏、源清、智圓、慶昭等對立達四十年。山外派晤恩曾著金光明玄義發揮記,主張金光明玄義廣本雖題爲智顗著,實非真作;並主張真心觀,以所觀之境爲真心,即真如。師乃著「扶宗釋難”,以駁斥晤恩所謂金光明玄義廣本非真作之說;並主張妄心觀,以所觀之境爲妄心,即六識。二派間之往複論難即所謂山家山外之論爭。其時山家派之議論大多出自知禮,其來往論議之文章收于十義書、觀心二百問等書中。十不二門指要鈔爲其代表作,其他另有關于智顗觀音玄義、金光明經玄義等注疏之作。尤以觀經疏妙宗鈔等具獨特之見解,既批判山外派諸說,複宣揚天臺之教義。

  師之門下分叁流,曆數代猶盛行不衰。宋真宗感念其德,賜號“法智大師”。後被尊爲天臺宗第十七祖,又以長住四明延慶寺,故世稱四明尊者、四明大法師。天聖六年,稱念阿彌陀佛數百聲而示寂,世壽六十九。

  師生平致力于著述講忏,鹹平二年(999)  以後,講法華玄義七遍、法華文句八遍、摩诃止觀八遍、大涅槃經疏一遍、淨名經疏二遍、金光明經玄疏十遍、觀音別行玄疏七遍、觀無量壽佛經疏七遍,及金剛錍等,其數繁多。又修法華忏,一期叁十晝夜,計五次;修十日一期之金光明忏法二十遍、一七日一期之彌陀忏法五十遍、七七(四十九)日之請觀音忏八遍、叁七(二十一)日之大悲忏法十遍,又結十僧長期修法華忏,達叁年;請十僧修大悲忏叁年;燃叁指供佛;造佛像、寺院等,不計其數;又每歲啓建念佛施戒會。師之著述頗多,除前述者外,尚有金光明經文句記、解謗書、大悲忏儀、修忏要旨、光明忏儀、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觀音別行玄義記、觀音別行疏記、釋請觀音疏中消伏叁用、問目二十七條答釋、二十問、別理隨緣二十問、義例境觀等。

  師門徒甚衆,其中較著名者,有尚賢、本如、梵臻等叁十余人。[四明仁嶽異說叢書、釋門正統卷一、佛祖統紀卷八、卷十、卷二十叁、卷二十五、卷四十四、卷四十五、釋氏稽古略卷四、往生集卷一](參閱“山家山外”949)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知禮”的解釋

  (人名)宋四明山法智尊者知禮,字約言,後人依其所居號爲四明大師。七歲出家,十五具戒,專學律部。太平興國四年從寶雲受天臺之教觀,淳化二年始受請,主幹符。鹹平六年,日本國遣寂照持源信法師問目二十七條請答釋。天禧元年結同志修法華忏,叁載期滿,將焚身以供妙經,秘書監楊億等致書止之。四年真宗聞高行。賜法智大師號,使住世宣教。六年正月寂,壽六十九。唐末之亂天臺教籍多散逸,至螺溪義寂,雖遺文稍集,而學者猶晦于正宗。師于此時崛起,深達性具之旨,揭一家之正燈。稱其法爲山家正義,後學臺教者多宗之。見佛祖統紀八。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知禮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