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誦經典。與諷經同。據高僧傳經師論之說,詠經稱爲轉讀,歌贊則稱爲梵音。
(二)完整誦讀一部經者,稱真讀。但如大般若經之大部經卷,則僅讀誦其初、中、後之數行,或僅翻頁擬作讀經狀,均稱爲轉經,又稱轉讀。轉經之法會,稱轉經會。大藏經之轉讀,稱爲轉藏。
(叁)朝鮮高麗朝時代所盛行的佛教法會之一。其進行方法,先于輿上安置一黃金小佛,伶人步行奏樂于輿之前後,數僧侍于左右執香誦經,前方有手執幡蓋之人引導行列,行列乃隨之巡行市街,另有一小僧于車上擊鼓。于遊行之中,誦經一止即奏樂,樂聲一止複誦經。或謂此一行事本爲西域地方之遺風。
(儀式)有二義:一謂誦經也。即尋常之讀經,每行閱過,謂之真讀,是讀經也。高僧傳經師論曰:“詠經則稱爲轉讀,歌贊則稱爲梵音。”一轉經與讀經有別。真讀名讀經,別有轉讀之法,名之爲轉讀。轉讀者,唯讀每卷之初中後數行,而轉翻經卷也。轉經卷,轉大般若經等是也。[囗@又]轉爲旋轉之義。唐時雲服玩僧收爲轉經,今人謂寫字爲轉經,非也。西域之俗,以木規圓爲二轉象,一用梵篆牝書,一用梵篆牡書。牝書自內而外,牡書自外而內。牝轉在下,牡輪在上。以機而圓轉之,所謂叁藐母馱也。見升庵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