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一切有爲法。所謂行(梵sam!ska^ra ,巴san%kha^ra ),即表示由因緣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諸行與“一切”、“諸法”同義。然于部派佛教,則認爲諸行僅指有爲法,而“一切”、“諸法”不僅指有爲法,亦包含無爲法。
依存因緣形成之有爲法,並非永久不變,而爲時常變化流動者(即無常),故謂諸行無常。北本涅槃經卷十四所揭之無常偈,即以“諸行無常”爲句首。諸行無常系叁法印之一,爲佛教之根本思想。[俱舍論卷二十二、中論觀行品、法華玄義卷十]
(二)指爲達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爲。又作萬行。行(梵ca=rya^ ,巴cariya^ )乃動作、行爲之意。在淨土教,將念佛以外之善行稱爲諸行,亦稱定散諸行、余行。而以諸行得往生極樂者,稱爲諸行往生。日本淨土宗派中,又有主張阿彌陀佛本願之真意即在諸行往生之說,稱爲諸行本願義;僅依諸行,則無法往生之說,即稱諸行不生義。[釋淨土群疑論卷四、安樂集卷下]
(術語)行者遷流之義,謂生自因緣,遷流叁世之有爲法也。其法數多,故曰諸行。中論觀行品曰:“諸行名五蘊。”法華玄義十曰:“諸行是因緣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