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as!t!a^v aks!an!a^h!,巴利语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一) 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二)在饿鬼难,饿鬼有三种:(1)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2)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3)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着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六载,奉持八关斋法,可对治此八难。另据成实论卷二,则以四轮来对治八难,即:(一)住善处,可生中国。(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三)自发正愿,可具正见。(四)宿植善根,可诸根完具。[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八、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二)指行受戒、自恣等之时,若有八难事来,则听许略说自恣。八难即: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四分律卷三十四、卷三十八]
(名数)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途八难。”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难者:三恶道为三,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净心诫观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大乘义章八末广说其相。
[出维摩所说经]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一在地狱难谓南胆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胆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八寒狱者。頞浮陀狱。泥赖浮陀狱。阿吒吒狱。阿波波狱。呕喉狱。郁波罗狱。波头摩狱。芬陀利狱也。八热狱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 明·一如等 撰
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脱 - 陈义孝编
地狱难。畜生难。饿鬼难。北郁单难。佛前佛后难。长寿天难。聋盲喑哑难。世智辩听难。生善处对治五难。谓三涂及郁单越长寿天等。值善人对治佛后难。发宿心愿治世智辩听。值善根治盲聋喑哑 - 唐·李师政 撰
又译作「八无暇、八非时、八不闻时节、八不闲、八难之处、八不闲处」,八个难以修学佛法或遇不到佛法的地方,指「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聋哑、邪见、如来不出世」。 - 庄春江居士编
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八难处:地狱、饿鬼、畜牲、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
其中地狱饿鬼畜牲属三恶道,因为业障大重,很难见闻佛法;
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
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不能了生脱死;
患了盲聋瘖哑的人,自然见闻不到佛法;
世智辩聪是世人仗着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
生在佛出世前或佛涅槃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