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边执见?边执见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边执见”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边执见”的解释

  梵语anta-gra^ha-dr!s!t!i,巴利语anta-gga^hika^。执着片面极端之见解。略称边见。为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有二种:(一)常见,认为“我”死后常住不变。(二)断见,认为“我”死后断绝。亦即于五取蕴执取断、常一边之谬见。此边执见缘于萨迦耶见(有身见)所执之我、我所之事法,而起断、常二见,障碍处中之道谛与出离之灭谛。又此见随有身见而转。成唯识论卷六总言此见有四十七见,其中七断灭论属于断见,余四十见属于常见。又此见摄于遍行之惑,与有身见同为自界缘,皆以大地法中之慧为体,为见苦所断之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卷四十九、俱舍论卷十九、杂阿毗昙心论卷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边执见”的解释

  (术语)五见之一。略曰边见。见五见条。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边执见”的解释

  简称边见。见边见条。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边执见”的解释

瑜伽八卷二页云:边执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执五取蕴为我性已;等随观执为断为常,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慧为体。
二解  瑜伽五十八卷二页云:边执见者:于五取蕴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心执增益,见我断常;名边执见。常见所摄边执见者:谓六十二诸见趣中,计度前际诸遍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诸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断见所摄边执见者:谓诸沙门、若婆罗门、七事断论。此边执见、唯分别起;无有俱生。唯除卽此先世已来,串习随逐边执见等。若有分别,若无分别,差别之相,如本地分,已广分别。
三解  显扬一卷七页云:二、边执见。谓于五取蕴,执计断常,染污慧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常无颠倒解为业。如前乃至增长边执见为业。如经说:迦多衍那!一切世间、依止二种。或有,或无。
四解  集论一卷七页云:何等边执见?谓于五取蕴,等随观执或断或常,诸忍欲觉观见为体;障处中行出离为业。
五解  成唯识论六卷九页云:二、边执见。谓卽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四遍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有想十六,无想俱非各有八论,七断灭论等,分别趣摄。
六解  五蕴论四页云:云何边执见?谓卽由彼增上力故;随观为常,或复为断;染污慧为性。
七解  广五蕴论八页云:云何边执见?谓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卽于所取,或执为常,或执为断;染慧为性。常边者:谓执我自在,为遍常等。断边者:谓执有作者丈夫等,彼死已不复生。如瓶既破,更无盛用。障中道出离为业。
八解  俱舍论十九卷六页云:卽于所执我我所事,执断执常;名边执见。以妄执取断常边故。
九解  品类足论一卷四页云:边执见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或断或常;由此起忍乐慧观见。
十解  界身足论上四页云:边执见云何?谓于五取蕴,等随观执或断或常。由此起忍乐慧观见。是名边执见
十一解  大毗婆沙论八卷十二页云:问:何故此见、名边执见?答:执常边故。断常乖中,俱名为边。执二边见,名边执见。如世尊告迦多衍那:若以正智,观世是集,言无所有;则更不行。无所有者:卽是断见。若以正智,观世是灭,言有所有;则更不行。有所有者:卽是常见。谓观有情,未来蕴起,故非是断。现在蕴灭,故非是常。复次起我见者,犹是边鄙世所诃责;况复于我,执有断常。此执边鄙,极可诃故;名边执见
十二解  大毗婆沙论四十九卷十二页云:问:何故名边执见?答:此见执二边故,名边执见。谓于断常二边转故。如契经说:迦多衍那!若以正慧如实知见世间集者;则于世间,不执为无。执为无者,卽是断见。谓彼若见后身生时;便作是念:如是有情,死此生彼,必定非断。若以正慧如实知见世间灭者,不执为有。执为有者,卽是常见。谓彼若见诸蕴界处,别别相续;便作是念:如是有情,有生有灭,必定非常。复次此见所执,极边鄙故,名边执见。谓诸外道,执有实我,已为愚猥;况复执我为断为常,而非边鄙。复次此见所执,极边远故,名边执见。谓诸外道,执有实我,于无我理,已为边远;况复执我为断为常,而非边远。复次此执二边行相转故,名边执见。谓执断常二行相转。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我不与世间诤,而世间与我诤。 - 朱芾煌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边执见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