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dharma-mudra^。与“法本末”、“法本”、“相”、“忧檀那”(梵uda^na )等词同义。法,指佛法、佛教;印,即旗印、印记、标帜。法印系指佛教之旗帜、标帜、特质,乃证明为真正佛法之标准。又印有真实、不动不变之义,例如王者之印,能为证明。吉藏之法华义疏卷六载,印,印定诸法不可移改。又以文为印,将文定理,谓理与文相应者乃为实理,故称法印。后世称杂阿含经卷十所指之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者,为三法印。又称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为四法印、四忧檀那。此四者加一切法空,则称五法印。据法华玄义卷八上载,三法印系小乘之法印,而大乘仅有诸法实相之一法印,即一实相印。[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三、菩萨地持经卷八、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光记卷一]
(二)日本僧位之一。全称法印大和尚位。即僧正之位,乃日本僧纲之最上位。日本僧位之制度原为满位、法师位、大法师位等三位,僧纲与凡僧二职皆可同授此三阶位,不分位号,亦无尊卑。真雅鉴于此弊,遂于清和天皇贞观六年(864)上奏,请于三阶之外更制定法桥上人位、法眼和上位、法印大和尚位等,以为律师以上之位。法印大和尚位宜僧正之阶位为之,法眼和上位宜僧都之阶位为之,法桥上人位宜律师之阶位为之。因此,真雅亦为日本受赐法印大和尚位僧正之第一人。(参阅“僧官”5731)
(术语)妙法之印玺也。妙法真实,不动不变,故称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达无碍,谓之印,又为证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又为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故曰法印。该摄佛法,而立三种之法印,称曰三法印。智度论二十二曰:“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同二十曰:“若分别忆想,则是魔罗网。不动不依止,是则为法印。”嘉祥法华疏六曰:“通言印者,印定诸法不可移改。”法华经譬喻品曰:“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证道歌梵天琪注曰:“古人云:诸佛法门递相印可,一印印定,起毕同时,更无前后,故云印。”[囗@又]密教之印相也。性灵集二曰:“结法印而摄念。”
佛法的印契。有三法印与四法印,这些法即是佛法的准则,不合于法印者,即非佛法。 - 陈义孝编
佛法的印契,有三法印与四法印,都是佛法的准则,不合於法印者,即非佛法。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