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此乃南山行事钞所立戒四别之一。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下(大四○·二七四下):“相有形状,览而可别。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体,唯论业性;后明戒行,略示摄修。若非辨相,则法、体、行三,一无所晓,何以然耶?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学者于此一门深须研考。”(参阅“戒四别”2905)
(术语)戒之相状差别也。即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论戒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之四者,是为戒之四科见戒条。
戒的相状差别,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是三百四十八戒是。 - 陈义孝编
戒相按出家在家次第述之。 - 明·杨卓
戒的相状差别,比丘的戒相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三百四十八戒。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