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can%kramana,巴利语 can%kamana。意指在一定的场所中往复回旋之行走。通常在食后、疲倦时,或坐禅昏沉瞌睡时,即起而经行,为一种调剂身心之安静散步。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所载,适于经行之地有五,即闲处、户前、讲堂之前、塔下、阁下。另据四分律卷五十九所说,时常经行能得五利:(一)能堪远行,(二) 能静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于定中得以久住。[十诵律卷五十七、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八]
(术语)于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坐禅而欲睡眠时,为此防之,又为养身疗病。寄归传三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能销食。(中略)若其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旧云行道,或曰经行。二事总包,无分泾渭。遂使调适之事久阙东川。”玄赞二曰:“西域地湿,叠塼为道。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释氏要览下曰:“十诵律云:经行有五利:一剿健(剿音巢轻捷也),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坚固。三千威仪经,有五处可经行: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法华经序品曰:“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同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十诵律五十七曰:“经行法者,比丘应直经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当画地作相,随相直行,是名经行法。”摩得勒伽六曰:“比丘经行时,不得摇身行,不得大驶驶,不得大低头,缩摄诸根,心不外缘,当正直行。行不能直者安绳。”
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其目的在于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 - 陈义孝编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 - 朱芾煌
在一定的直线距离缓慢专心地往返步行。 - 庄春江居士编
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其目的在於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