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俱舍?俱舍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翻译名义集、阿含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俱舍”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俱舍”的解释

  梵语kos/a。又作句舍。译作藏、茧、鞘。即包含、摄持之义。世亲菩萨造俱舍论,后人因其论而成立俱舍宗,故俱舍又为俱舍宗之略称。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俱舍”的解释

  (术语)Kośa,又作句舍。译曰藏,鞘,茧。包含摄持之义。玄应音义十七曰:“俱舍,此译云藏,则库藏之总名也。而体是蚕茧,借以喻之也。”同二十四曰:“俱舍,此翻云藏,则仓库茧鞘之总名也。含藏义,一切以名焉。”大日经疏十四曰:“法界藏者,此藏梵音俱舍,是鞘义也。犹如世间之刀在鞘中,此藏亦尔,故以义翻也。”梵语杂名曰:“藏,句舍。又比吒迦Pi&tdotblw;aka。”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俱舍”的解释

  华译为藏,是包含摄持的意思。 - 陈义孝编

【翻译名义集】对“什么是俱舍”的解释

  或云比吒,或云摘迦,此翻为藏。即包含摄持之义。非藏无以积钱财,非藏无以蕴文义。故摄论云:何名为藏?答:由能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无令分散,故名为藏。四教义云:今言三名,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也。阿含即定藏,毗尼即戒藏,阿毗昙即慧藏。今问:经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且三藏之名,既通大小二教,何故法华判局小乘?答曰:三藏属小,凡有二义:一者,小乘三藏,皆佛所说。如出曜经云:佛在波罗柰仙人鹿野苑中,告五比丘:此苦原本,本所未闻,本所未见。广说此法,为契经藏。佛在罗阅城,时迦兰陀子,名须陈那,出家学道,最初犯律,故说戒藏。佛在毗舍离,见跋耆子本末因缘,告诸比丘,诸无五畏恚恨之心者,便不堕恶趣,亦复不生入地狱中,广说如阿毗昙。是知小乘俱是佛说,斯异大乘论藏,自属菩萨之所造也。二者,小乘三藏,部帙各别,大乘经律二藏混同,是故法华判其三藏属小乘也。又大论处处以摩诃衍,斥三藏法非大菩萨,先德妄破天台立教,此由失究经论所以。问:法华既云三藏学者,大论安云佛在世时无三藏名?答:佛灭度后,阿难结集修多罗藏,优波离结集毗柰耶藏,迦叶结集阿毗昙藏。是则法华梵本,恐无此名,多是译师加三藏名,显小乘教。如今经自余诸品,皆是结集者所置也。问:今列三藏,依何诠次?答:四教义云:说时非行时,教起之次,阿含为先;修行之初,木义为首。故出曜经说教次第,先经次律而后论也。四教仪以论居中者,以经是所解,论是能释,故先经而次论。然观诸文,前后非一,亦各随人,不可确执。苟以义局,徒自矛盾。或标四藏者,大论:四名杂藏。或言五藏者,西域记云:四名杂集藏,五名禁咒藏。以上座部唯结三藏,若大众部别为五藏。又经音义列八藏: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摩诃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 - 宋·普润法云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俱舍”的解释

全都停止。 - 庄春江居士编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俱舍”的解释

华译为藏,是包含摄持的意思。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俱舍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