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等,有善恶等级之别。众生由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称为六道轮回。[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参阅“十界”457)
Six Directions of Reincarnation == 六道轮回
(1) Naraka, i.e. Hell(地狱)
(2) Presta, i.e. Hungry Ghost(饿鬼)
(3) Tiryagyoni, i.e. Animal(畜牲)
(4) Asura, i.e. Malevolent nature spirits(阿修罗)
(5) Manusya, i.e. Human Existence(人)
(6) Deva, i.e. Heavenly Existence(天,梵天)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的众生都是属于迷的境界,不能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总之在六道里头转来转去,像车轮一样的转,永远转不出去,所以叫做六道轮回。 - 陈义孝编
轮回,梵语Samsara,又译为轮转、流转。轮回的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而佛教则发展了这一理论,谓“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中轮回,循环往复,如车轮旋转不息,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正如《观佛三昧经》卷六所说:“轮回六趣,如旋火轮。”“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俗语中常用“六道轮回”。如元·李寿卿《度抑翠》第一折:“我著你脱离生死,免却六道轮回。”又如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则你那六道轮回怎脱免,使不的你九伯风颠。”反映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在民间影响之大。(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这六道的众生都是属於迷的境界,不能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一世生在哪一道,总是在六道里转来转去,永远转不出去,所以叫六道轮回。
- 梵心居士编